《小舍得》米桃,欢欢和子悠,长大后谁最容易成功?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导语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比较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电视剧《小舍得》里,我们能看到不同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方式的差异。
欢欢接受的是快乐教育,妈妈南俪只希望她能快乐长大,没有学习的烦恼。
子悠接受的是鸡娃教育,妈妈田雨岚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成绩优异,不落后于别人。
米桃家境普通,父母都是普通打工族,不能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只能尽量挣钱供孩子读书,但是父母仍然希望孩子有出息,以后家里未来的希望就靠女儿了。
这3个孩子,家境不同,父母教育的理念也不同。
以后等他们长大之后,哪一个成功率最大呢?不同的角度,答案也不同。
一.《小舍得》米桃,欢欢和子悠,长大后谁最容易成功?答案跟你想的不同
第一点:从智商上来看,米桃是三人里面智商最高的,米桃学习上最容易成功
欢欢考试成绩垫底才45分,子悠虽然成绩好但是在做题方面的能力比不上米桃,正是因为米桃的成绩优异,钟老师爱才,他破格给她在培训班留了一个名额。
虽然米桃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也有限,但是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米桃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父母没有让她辍学,而是让她继续读书,竭尽全力供她读书,就这一点,比那些觉得女子读书没用的父母强多了。
第二点:如果从家庭经济实力上来看,米桃的家庭助力最弱,子悠长大后最容易成功
米桃的家庭经济比较苦难,虽然父母把她接到城里来上学,但是对于她的经济支持很有限,父母竭尽全力才给她报了一个培训班。
虽然她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但是培训班这种经济上的支出,需要持续地投入,她的父母很难坚持用物质来支持她。
因为她的成绩好,父母觉得脸上有光,孩子的身体不是最重要的,成绩好就行了,父母还说:“可就指望你了!”
不少父母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孩子以后有出息,父母也跟着享福,他们希望米桃以后能改变全家人的生活。
然而,父母对米桃的期望过高,但是又给不了她充足的物质支持,她的压力是最大的,而且在参观了欢欢家的房子后,她心理落差更大,喊出:“为什么你们这么没用?为什么我要永远懂事?”
因为有了攀比,米桃才会觉得跟家境好的同学差距很大,她无法接受父母的平庸,所以才愤怒地指责父母的无能。
除非她能克服这种心理落差,踏实地读书,否则心理负担和跟同学们家境的差距,只会成为她成功路上的阻碍。
子悠家庭条件好,妈妈对他的学习抓得比较紧,他的成绩也比较稳定,虽然智商不如米桃,但是人能否成功,家里的经济支持也很重要。
如果子悠妈妈不是持续逼迫他要努力学习,而是让他也能有充分的玩乐时间,劳逸结合,子悠长大后的成功几率是最大的。
第三点:如果从父母的教育理念来说,欢欢以后或许是最幸福的
欢欢的父母推崇素质教育,虽然欢欢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她的舞蹈等才艺比较突出,性格也活泼开朗,孩子没有学习上的压力。
后来因为欢欢考试成绩倒数,而且也丢了班干部的职位,孩子上培训班成绩也没有赶上去。
欢欢父母过度关注她的学习,让她觉得崩溃,母女俩有了矛盾和隔阂。
相信欢欢的父母痛定思痛后,会改变这种观念,不会在学习上过分为难孩子。
就如同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提到的,“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
如果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我们就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
二.孩子的教育并不容易,父母教育孩子,最好做到3点
1.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学习怎样,父母都不会减少对孩子的爱
南俪坚持“快乐教育”,注重女儿的素质教育,欢欢培养了不少兴趣特长,但是学习一塌糊涂,甚至考试不及格,孩子难受得直掉泪,害怕变成差生,没人喜欢自己了。
“快乐教育”让孩子避免学习的烦恼,在快乐的氛围里成长,可惜南俪后来执着于成绩,才会跟女儿的关系越走越远,女儿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觉得妈妈只关心自己的成绩。
幸好她后来醒悟了,努力修补跟女儿的关系。
父母不要让孩子产生误解,我们不要把成绩跟父母的爱挂钩,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孩子我爱你,跟成绩无关。
2.父母要言出必行,别让孩子失望
田雨岚推崇鸡娃教育,儿子成绩优秀,她十分骄傲,经常在家庭聚会上炫耀孩子的成绩。
然而,田雨岚因为学习安排,跟儿子屡次起冲突。孩子的成绩影响着她的情绪,后来田雨岚的儿子却哭着对她说,我觉得我的妈妈不爱我,她只爱学习成绩好的我。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田雨岚总是劝说孩子要好好学习,却忘记了自己答应孩子的事情总是反悔,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会难过和沮丧。
3.学习跟兴趣爱好不冲突,选择学习,不意味着没有兴趣爱好
田雨岚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子,你再辛苦一年,等你考上了翰林初中,想怎么踢都可以。子悠愤怒地哭诉,考上了翰林初中,不是还要考高中吗?
田雨岚没有遵守诺言,而且还让儿子言而无信,哪怕儿子跟队友约好第二天要比赛,她也毅然把孩子的足球课给停掉了。
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有任何兴趣爱好。
孩子并不是学习机器,孩子除了学习,还应该有放松和喘息的空间。
保持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充分放松自己的心情,劳逸结合,孩子的学习会更有成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