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难管,这样做胜过一万句责骂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很心累地跟我说,这孩子真是越长大越管不住了。问她怎么了,她回答:
孩子最近迷上了看小说,作业不好好写,成绩也下滑了。就想让她少分点心,多抓一抓学习,谁知道越说她越生气,最后还把房间门都关上了,现在母女俩关系闹得挺僵的。
我问:“你当时是怎么跟孩子聊这件事的呢?”
她说道:“我就建议她不要整天看小说,有空多做做题,等成绩上来了再看也不迟。没想到她居然让我别管她,但自己的女儿,怎么可能说不管就不管呢。所以我一直尝试和她讲在这个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可她就是听不进去啊。”
从字里行间,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朋友对孩子学习状态的焦虑和无助。为了孩子变得更好而提出的友善建议,竟被孩子无情拒绝甚至推远,换谁都伤心,何况还是深爱孩子的父母呢?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把我们推开?为什么要用拒绝代替讨论?这里其实是有观点和角度的不同的,也许对于孩子而言,我们提出的友善的“建议”,此时更像是冷冰冰的“要求”,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01
本是好意的“建议”
可能正在压抑孩子
“一天天的就知道打游戏,作业写了吗?快去做作业!”
“别吃那么多糖,长蛀牙了我可不会管你。”
“给你报的兴趣班,怎么就不认真听呢。”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要帮家里干活了。你现在只用读书,已经很幸福了。”
上面的这些对话,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这些都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对话。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少打游戏、少吃糖、多学一门特长”,毫无疑问都是确确实实对孩子有所帮助的。
但如此正确的“建议”,孩子一般会怎么反应呢?
“行了行了,知道了。” 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不作任何改变。
“天天说,烦不烦。” 表现出抗拒和不耐烦的情绪,甚至对父母进行“反击”。
“我就喜欢吃糖,你管我。” 和父母对着干,捍卫自己的“主权”。
“......” 沉默以对,情绪复杂。
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他似乎一点也不领情,甚至还要反着来呢?其实,这是孩子对父母无意中发出的“命令式建议”的反抗。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由非暴力沟通创始人卢森堡发起的实验:
研究者请来A、B两组人,分布给这两组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想象自己正在和别人发生冲突,要想象自己和对方说了些什么,并且把这些对话内容写在纸上。
接着,研究者告诉两组的人具体的冲突是什么,唯一的区别在于,告诉A组对方是自己的孩子,跟B组则说对方是他们的邻居。
实验结束后,当卢森堡看完两组的对话内容后,惊讶地发现,吵架对象是孩子的A组,明显在沟通的时候更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对方身上,而缺乏足够的平等。
看到这个实验结果,不知道朋友们现在是什么感受呢。我当时看到这个实验,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第一时间就是回想一下,自己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平等和尊重,并用孩子感到舒服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他们的爱和期许。
的确,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我们的内心渴望帮他们把好每一关,让他们少走弯路,人生更顺遂。但是一旦我们给孩子贴上了“孩子”的标签时,无意识中就会把自己定义为权威,在“我懂得比你多”的思维定式下,提出一些不容孩子拒绝的“建议”。
孩子是懵懂的,单纯的,但他们却并非不明事理的。也许,“不容拒绝”才是孩子真正拒绝的原因,他们拒绝的不是这个“建议”本身,而是“没得选”的压迫感。
02
家长的沟通方式
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沟通自古以来都是一门艺术,同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也许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在医学博士葛文德的著作《最好的告别》里,提到了沟通的三个模型,放在家庭教育里也同样适用:
1
家长型
这一类型的亲子沟通,通常表现为不提供过多信息,直接替孩子做选择。这个时候,孩子往往是没有选择权的,由此而产生强烈地无力感。
“我是为你好,听话照做就是了。”这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更多的,其实正在把依赖和逆反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
电视剧《小欢喜》里,有一个场景让我很揪心。女孩英子为了圆梦,决定报考南京大学的天文系。
但英子妈妈却坚决反对,甚至还偷偷改了女儿的高考志愿。
面对妈妈让人无法呼吸的“掌控欲”,英子绝望地走到海边,想要跳海来摆脱妈妈的控制。
她哭着对妈妈说:
“因为你对我太好了,给我做饭吃,照顾我的生活,我觉得我不配,不配得到你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我已经34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现在只想要逃离你!”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却映射出“家长型”沟通方式带来的弊端。把所有“正确”的观念和方式一股脑地“塞”给孩子,虽然是出于“爱”,但也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声音没有被真正听到。
2
资讯型
第二类型的沟通是资讯型,父母会给孩子提供信息,但不提建议。
这一类型沟通可以说是“贴心”且“佛系”。父母会告诉孩子目前面对的情况和选择,明确告诉孩子A是怎样的,B是怎样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比如,我和孩子出门前,会打开衣柜,让他们自由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搭配衣服。又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会问他们想吃粉、面包还是粥,让他们自己决定今天的早餐。
在这种极度开放的沟通氛围下,孩子的自由度是最高的。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小事中,资讯型的沟通方式能够给孩子满满的掌控感。
但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中,父母太“佛”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在“玩手机”和“做作业”这两个选择中,大部分的孩子会更青睐前者;在选兴趣班的时候,孩子也分不清钢琴和吉他有什么区别,做出的决定并不一定最适合他自己。
所以如果不加以引导,资讯型父母的孩子,也可能会“放飞自我”,在磕磕碰碰中前进。
3
顾问型
家长提供信息和建议,但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顾问型的家长会非常关注孩子的目标和期望,并考虑孩子真正需要些什么、想要什么和担心什么。同时会向孩子分析当前的状况,都有哪些选择,具体是什么情况,好处和风险分别是什么。最后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出他的建议。
这种沟通方式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其实挺难的,因为这需要充分倾听孩子的声音,很多时候还需要和自己“原有认知”做对抗。但即使再难,我觉得也需要努力给孩子当好这个人生顾问,并给孩子足够的放权,毕竟只有他才能做好他人生的主。
大家都知道我家有两个小琴童,但引导弟弟Eric最终选择钢琴这个兴趣,也同样花费了我不少心思和精力。我在两年前,就跟他做了个约定:
“2020年,你5岁了,5岁是一个分水岭,是你从小小孩,变成小孩子的重要时刻。我很想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并且为此能够坚持下去。可能是钢琴、可能是跳舞、可能是游泳、可能是其他,我虽然不知道,但还是想陪你一起寻找,直到找到一件你愿意并且觉得自己也能坚持下去的东西。”
在众多的兴趣班里,Eric还是选择了钢琴,可能是想追随哥哥的脚步,也可能是真的开始对钢琴感兴趣。所以我在确定报班前,和他好好聊了聊:
“学琴最重要的是三个点,坐得住、听指挥、勤练习,我觉得你的记谱能力是很好的,在这半年来靠自学都能学完几首小曲,但是在沉住气这方面,还要再加把劲才会学得更好,所以如果你能够坐得住,而且真的喜欢弹钢琴的话,妈妈就给你报。可以说说你对学琴的感觉吗?”
当Eric说出自己真的喜欢钢琴的时候,我们的“协议”就这样签署成功了。
顾问型沟通方式,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做决策的过程。会让孩子感觉到有一个顾问在帮自己梳理,分析面前的信息,就像一张地图,把各个地点一一标注,但最终怎么走,孩子是有绝对的选择权的,无论前路如何,都能毫无畏惧向自己最向往的远方前进。
这三种沟通方式,相信我们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过。不同的沟通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是怎么看待家长的,或严厉、或亲近、或限制、或开放,而这些看法往往也影响着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所以,想要孩子“听从建议”,首先要学会好好沟通,把爱的能量,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孩子。
03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
最后我想和朋友们聊聊,为什么“让孩子有得选”那么重要。
其实选择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谁愿意活在别人的意志下呢?当我们换位思考以后,答案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会有很多“无法容忍”的时刻。自由地玩手机、吃零食、睡懒觉、逃避学习...孩子是挺开心的,但我们却要愁死,理智告诉我们必须要阻止。
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人的认知和天性本就是趋利避害,孩子和成人都一样,只是成人会有更强的目标感和自控力,让自己看上去更“聪明”而已。而孩子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学习、体验、复盘、改变。缺少经历的成长是苍白的,从别人的人生中获得的经验终觉浅。
正因为前路漫长且凶险,所以我们更要在把情况都分析透彻的前提下,努力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人都一样,如果是别人选的路,走不好的时候就只能是各种抱怨;如果是自己选的路,那么即使爬着走都要坚持走完。这正是“有得选”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所以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我们不妨对自己说:相信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给孩子一个支点,他必定能撑起自己的一个世界。
孩子终归要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追寻自己的人生。父母无法左右他的人生,也无法用“这是为你好”把孩子绑在自己的庇护伞下,因为这可能在不经意间,会抹去孩子内心深处的多样性。
孩子有试错的空间,也同样具有自我修正的能量。家长需要做的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然后用平等和包容的语言,用温暖和支持的行动,陪着他探索无限可能,汲取养分生长。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