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来自这4种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最容易被欺负,家长需谨慎
校园霸凌——一个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的现象。
网上曾有过这样一段调查,参与调查的三万六千名网友中,有35.7%的人曾经历过校园霸凌,且是受害者的身份,有20.3%的人在被别人欺负之后转变成了施暴者,有3.9%是纯粹的施暴者,可见,校园霸凌现象远比想象中要普遍。
为此,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在采访中坦言这几种家庭出来的孩子最容易被欺负,家长一定要多注意:
一、容忍孩子被欺负的父母
“妈妈,他抢了我的橡皮”
“他推了我”
想想这时候你是怎么回答的?是不是说“没关系,他是在跟你玩”随之就把这件“小”事抛诸脑后,而很多霸凌往往就是从一开始的小事演变而成的,孩子在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往往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处理,时间长了就给别的孩子造成你的孩子可以随便欺负,孩子知道告诉父母没什么用,就会养成受欺负了也不告诉父母的习惯。
所以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尽力帮他,那些在你眼里看起来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却是大事,要让孩子明白,不管谁欺负了他,爸爸妈妈都会帮他的,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二、一昧指责孩子
孩子放学回来告诉你今天在学校被欺负了,你是怎么说的?
“你怎么这么没用?活该,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一定是你做错了!”
这时候内心渴望被父母保护的孩子,被父母狠狠的泼了一盆凉水,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那个孩子的错呢?如果是你正在遭遇这件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当孩子回来告诉你今天被欺负了,这其实是孩子对父母所发出的“求救信号”,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一昧的指责,时间长了很容易成为施暴者的目标。
三、忽视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经常被人抢走东西,书包里放一些虫子或者垃圾,这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去找出“凶手”,不要觉得这都是一些小事,否则就会在施暴者眼前树立一个你孩子可以随便欺负的形象。
马思纯就曾在节目里说过自己小时候被班里同学欺负,但是父母无动于衷,觉得是小事的经历,这件事使她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自我怀疑,久久不能走出来。
四、对霸凌这件事避而不谈
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经历这些,所以从不告诉孩子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处理,就导致孩子在被别人欺负时根本分不清是不是霸凌,要不要告诉父母,或是老师,一次两次没有得到处理的施暴者,很可能会长期欺负你的孩子,给孩子造成一生难以抚平的心理创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要利用绘本,故事等等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霸凌,应该如何应对。
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紧靠父母的说辞根本理解不了什么意思,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孩子最喜欢的绘本一类的书籍,帮助孩子在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什么是霸凌。
例如这本《儿童反霸凌意识启蒙教育绘本》,引导父母和孩子一起根据绘本上的内容模拟真实的霸凌场景,加深印象,让孩子可以准确判断这是不是霸凌。
在模拟完霸凌现场后,及时告诉孩子该怎么处理这件事,等孩子遇到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想到该怎么办,而不是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避免孩子被欺负成为施暴者目标。
而且这本书的每个字都有注音,认识拼音后的孩子可以自己读,在学习反霸凌的过程中还能练习拼音,对孩子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
这本书一共有十册,涉及内容广泛,内容生动有趣,建议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一定要入手一本,帮助孩子拒绝霸凌。
标签: 校园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