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正面管教》: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终身受益的技能?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18 09:55:15

解读预告

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各种性格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老师们如何避免对学生造成管教问题?

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

对孩子的严格就是对他的负责,或者孩子就应该快乐成长。你多年来奉行的管教理念有问题吗?

教育学博士、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简*尼尔森带来的《正面管教》会帮你解惑答疑。

本书自1981年第一版以来,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使孩子获得受益终生的良好品质呢?这本书会教会你运用这些方法。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当父母和老师太严格和控制过多时,孩子们培养不出责任感;

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娇纵时,孩子也培养不出责任感。”

从三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因为这本书而彻底改变了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正面管教》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全世界销量超过600万册,你值得一读!

学会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的合作

要学会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的合作,用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各项技能。

家长是首先要做出改变的。

试着让你改变一下两手交叉相握的上下顺序你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何况让你改变日积月累或是从未想过要改变的育儿方式。

当你想要在育儿的道路上改进自己的不足,摒弃原始家庭中带来的一些负能量,说明你已经意识到养育孩子需要学习一些技能,做出一些调整,才能让他成长的更好却不是更听你的话。

有句话叫爱他所是而非爱他我想,你愿意为孩子学习“让他感觉更好从而做的更棒”的育儿工具——正面管教,才是真的爱他,真的在养育他。

那么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心情好和心情坏的时候看到的完全是两个孩子,其实他们都是同一个孩子,是你心情好时的天使,你心情坏时的魔鬼。

说明什么呢,说明你的情绪左右了你对待孩子的态度。

所以你需要大量的学习,运用积极的暂停去将坏情绪撤出,才能平和友善的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要再一边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一边对他恶语相向,暴跳如雷,那样的爱太假,没有含金量。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那么我们尽量做到不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教育孩子。

平日多分析研究自己,尽快将情绪梳理畅通,找到合适自己情感宣泄的出口,去排解一些负能量。

要记得,改变自己很难但可以做到,改变别人你永远做不到,每个人的思想都独树一帜,无法控制,你只能做好自己从而影响他人。

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照出你的样子,我们都想看见镜子里人有爱和善身上各种优秀品质满满的正能量,而不是。。。到这里,相信你晓得应该怎么做了。

运用工具前,请先跟孩子情感联结,打通了链接,再来水滴穿石,假以时日后你的改变孩子会看在眼中。

当你的爱有了能量,而他们也同样爱你,愿意配合你时,就找到了最亲密的亲子关系,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我们背后的信念情绪比我们直接做什么更重要!

其实这部分就涉及了我们本身作为父母本来的性格、价值取向、认知等等各方面,包括本书第十章说的“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其实养育孩子,就是不断完善我们自己的过程,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弥补以前我们没有得到好发展的部分,从而“顺便”成为了更好的父母。

育儿其实就是育己!

如果我们的心理和嘴上说的、我们做的是两回事,那么当我们使用任何一种育儿方法时 ,那就是操作孩子,而不是真正的在用爱教育孩子。

孩子最早的行为来源于早期他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的、如何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并且他又是怎么认为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这些都是孩子潜意识的东西,不是意识层面的,是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并且由这些体验而自发地做出一些行为。

而这些行为的深层导向是孩子要发展自己,要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人最重要、最底层的需求。

有时候孩子为什么用反行为、或一些大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行为做一些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作为孩子的密码的破解者,尝试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是不是他在平衡自己缺失的一些安全感或者爱?

从而才能获得他所需要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呢?还是孩子正处于某个敏感期呢?

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孩子。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孩子本身的行为,而是背后的动力和需要。

孩子是一个社会人!

养育孩子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满足他的归属感,让他体现自我价值。

满足归属感的前提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你都无条件的爱你的孩子。

孩子有了安全感,他感觉好了才会做的好。

关于自我价值我认为,给与选择权很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放手时就放手吧,让他们去尝试,实践得真知。

即使犯错误,也把它看成一种学习的机会,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错,而是我们觉得不是我们习惯的那种模式就好比灾难一样,那是家长已经丧失了勇于尝试新模式的胆量。

孩子想要尝试,体现他的价值,那我们就让他们尝试,给与存在感,认同感比你直接告诉他“捷径”要好很多。

探索的路上布满荆棘,你需要在他受伤时给与安慰,加油鼓劲,而不是连受伤的权利都不给孩子。

希望小树茁壮成长,不做温室的花朵是你的心愿,那你就在关键的时刻推一把给点力,其他时候让他携着好奇心童心勇往直前吧。

生活中,父母不是孩子的全职保姆,管好吃喝就行,养育就是你时而是他的父母,时而是他的朋友,时而是他的老师,甚至时而你要角色互换,让他扮演父母老师,跟他讨教学习。

我们的孩子来到家里,是为了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正面管教是一本书,是一种养教方式,也是基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家长教育课程。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养育孩子的方式,让家长建立起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态度,并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自己、为孩子获得耐心与智慧。

书中说到: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它是一种和善与坚定的方式,在孩子自我控制力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无论何时,只要大人们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花时间训练孩子、忘掉了和善而坚定、说话语气不尊重孩子或者使用任何其他方式的惩罚,他们就有可能引起孩子们的“失望”行为。

大人们负有一种领导责任,去帮助孩子培养能使他们的人生幸福而充实的品格。

给孩子提供一个能让他们构筑自己的美好人生的好基础,是我们的职责。

教给孩子们自律、负责、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优秀的基础。

当孩子们展现这些品格和技能时,他们会拥有更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会从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点个「在看」,与孩子正确相处。

END

标签: 正面管教 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