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孩子学习不主动?4个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19 18:21:39

你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苦恼,孩子兴致勃勃的说要学某个技能,比如,弹钢琴,经过一小段时间尝鲜后,等新鲜劲耗散之后不想再学习了。

怎么办,你是否会从育儿文章中找到一些技巧,想要帮助孩子提升行动力,例如,21天习惯养成法、双峰工作法、自我绑架法等等。

但是,实践一段时间后,多半没有效果,反而还损害了亲子关系。

为什么呢?

01

想要解开这个秘密

就需要了解大脑的秘密

大脑天生不爱学习;

很多人都觉得人的大脑就是用来思考的,这样的认知不对,其实我们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不喜欢思考。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其实时刻都是想要避免思考,它是很懒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养成的各种生活习惯和条件反射就是最好的证据。

比如说,当你起床的时候穿裤子,并不会研究先穿右腿,还是先穿左腿;当你的手指被打割了,你会下意识的把手伸回来,并不是去考虑手该从哪里往回缩,如何缩这些问题……

当我们的祖先在草原上生活的时候,也是如此,遇到狮子、老虎都知道赶紧跑,哪里还顾得上往哪里跑?

所以人的大脑并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一些指令的汇聚地,这些指令就是指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

人类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

前面说,大脑不喜欢思考,所以本能会感到痛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件事情痛苦,那么本能的就会拒绝。

比如,玩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学习让人痛苦,从快乐到痛苦当然不愿意,自然就会找各种理由拖延,关于学习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不止是孩子,大人也是,对于不喜欢的事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最后学习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虽然说不喜欢思考是人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于新鲜的、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期待,这就是我们人类学习机制的本能。

我们的大脑其实只是不喜欢太复杂的任务,对于一些可以征服的学习思考任务还是不会拒绝的。

既然大脑不喜欢思考,那么就让习惯来代替思考,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大脑的精力消耗,让大脑把精力放到真正需要思考的事物上面。

所以,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件事。

02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四个步骤:给习惯创造一个动力;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正确处理孩子畏难情绪 ;相信孩子能够做到。

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应该怎么做:

给习惯创造一个动力

给习惯创造一个动力,才会让孩子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那怎么创造一个动力呢?

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孩子。

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抵我十天的口粮。”

称赞对于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生命就无法生长并开出艳丽的花朵。

但是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善于赞美别人的人,自己也同样会收获尊重和温暖。

每个人内心希望得到赞美和表扬的心理需求,人一旦得到赞美,行动会越来越积极,何况小孩子更多如此。

因此,在小孩面前我们不能吝啬称赞的话语,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作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

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

的确,一句赞美的话胜过一剂良药,真诚的赞美如同和煦的阳光,能使人受到感染。

只有美好的事情,才能激发人们做事的动力,对不对?

有了动力之后,我们还需要有精力呵护这个动力。

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到第2步:

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所谓习惯,是指不假思索完成某种行为的程度,自动化是习惯的核心。

而让行为自动化的关键在于环境和重复行为。

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如果——那么”句式,如果出现某种情况,那么我们就做某个行为。

我们讲心流的时候有个妈妈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两岁的宝宝,妈妈把摇铃当作一种信号,只要一摇摇铃,孩子就知道该和妈妈看绘本了,她就会安静的进行阅读。

这里的摇铃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触发器,它在宝宝的大脑里形成了一种信号,如果妈妈摇铃,那么我们就要阅读。

不过,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触发器需要妈妈非常自律,如果妈妈没摇铃,那么孩子也不会读书,妈妈会比较辛苦。

所以,如果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我们最好是在环境中找一个固定的事情,再固定时间,那么效果会更好。

大家可以想一下,孩子放学回来之后,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

比如,吃饭。那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贝,我们把做作业时间定在晚饭之后,吃完晚饭你就写作业,可以吗?

在经过多次的暗示之后,就会慢慢在孩子的大脑里形成,如果吃完饭,那么我就写作业。

这样就把写作业变成了一个自动化行为。

所以,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在固定的时候做固定的事情,让大脑自动化开始学习。

正确处理孩子的畏难情绪

重点在于父母要无条件积极关注。

需要明确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了“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概念:

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自身行为不理想的情况下,孩子仍旧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其实,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顽固的防备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没有经过思考,孩子就立马否定自己的原因。

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罗杰斯认为的最基本的必需品就是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因为他们在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时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也就没有了防御行为的需要,孩子畏难的防御心理自然化解,在自我和现实知觉之间便不会有不一致,也就更加能够在自我表达方面放开手,无拘束地发展潜能,去实现某一目标,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困难的人。

相对应的,罗杰斯的“无条件”区分了一些父母“有条件”的教育方式。比如:

“如果绘画比赛能拿前三名,爸爸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

“测验拿满分,宝宝你就是我们家的骄傲”

“这页字没练完,就没有雪糕吃了”

有家长会用以上类似的话语来鼓励孩子,会因孩子的行为表现而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或方式,究其根本是家长自身过分关注结果,而忽略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这就是我们下一点需要注意的。

困难是被接纳的,而不是被克服的。

上周末听同事讲,有天下午,他老婆忙完看见儿子小光正趴地上玩汽车玩具,小书桌上的作业本摊开着还没动笔,于是小光妈妈就叫小光写完作业再玩,小光不情愿地收起玩具,但还是没有安分地写作业,满屋子乱跑。

不写作业还调皮贪玩,这还得了,小光妈妈大为光火,事情不知怎么就演变到最后同事加班结束,回到家看到小光躲在床底下不肯出来的一幕荒唐情景。

那天晚上同事耐心地跟小光沟通问询,小光犹豫一会儿才说并不是故意惹妈妈生气,而是作业不会写,但又不敢去问妈妈,因为怕妈妈骂。

孩子面对困难逃避了,而家长甚至浑然不觉问题所在,有家长责怪孩子“加和减怎么都分不清?”,“这么简单,抄怎么也抄错了?”,“上一分钟教的这一分钟就能忘,到底有没有用心?”……

像小光那样内向敏感的孩子,在接连受到否定之后,遇到困难就会像乌龟缩进壳里把自己保护起来,不仅是不敢再问妈妈,甚至在课堂上有问题也不会问老师,以为把一切问题和困难留在壳外自己就很“安全”。

孩子在遇到困难想要逃避的心理是应该被家长认同的。

有网友分享,在一次亲子活动中,孩子们都要在离地面一层楼高的绳索木桩绑着软梯上走上一圈,有些孩子一开始就在一个地方定住了不敢动,下面的家长就鼓励自己孩子不要怕,没什么好怕的,尽管大胆往前走。

有个看起来年龄最小的小女孩站在摇晃的软梯上看向妈妈,有些紧张说道,“妈妈,我怕。”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妈妈回应,她说,“宝宝,妈妈知道你有些害怕,你试试带着害怕继续往前走走看,妈妈一直在这呢。”

这位妈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没有因为孩子小就忽略掉孩子的真实情绪。

每个孩子在挑战活动中都被全方位保护着,且高度相比商场里供孩子攀爬的游乐软梯低多了,家长自然觉得孩子无需害怕,并且也鼓励孩子不要害怕,但害不害怕只取决于孩子自己的体验。

对孩子的体验感受给予肯定,让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与内心的恐惧积极共处,不是硬着头皮克服,而是敞开胸怀接纳,就能迎难而上。

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相信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你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拖延,但是屡屡失败的原因是不相信他真的能够做到。

例如,有个家长就说,我也知道要相信孩子,但是,孩子回来就玩,有一次周末,都到了周日下午,眼看要上学了,可以他依然没有写作业的动静,怎么办,我只能催他了。

我们要知道,培养一个习惯是不容易的事,会反复很多次,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如果孩子周末真的没有写,周一到学校老师就会管,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得到非常好的保护的话,那么下次他一定会自觉的完成作业。

还记得我家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也有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我因此还被叫到学校和孩子一起接受老师的批评,回来后,我也没有批评他,但是,自从那次之后,孩子每次都能把作业及时完成。

所以,相信孩子,孩子的进步是螺旋式的,今天好一些,明天可能退回去一些,允许孩子犯错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

——END——

关注“童程童美”视频号

标签: 卡尔·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