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如此爱孩子的我们,为什么也不能忍受孩子的哭泣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20 12:14:25

小编的话

没有人不爱孩子天真灿烂的笑脸,却很少有人会说喜欢孩子哭泣的脸庞。当遇到孩子哭闹时,多数成年人往往都是从耐心安抚到心情烦躁,有时反而变得比哭闹的孩子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理行为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会无法忍受孩子的哭泣呢?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学专家黄玉玲对此的分析。

绘本《好疼呀!好疼呀!》内页 松冈达英

哭闹,是孩子常见的情绪行为反应方式。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需求,建立情感连接,这也是人类孩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哭泣和微笑其实一样都是孩子很自然的反应和表达。

01

每个人都有自恋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恋”,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喜欢。

在生命成长的早期阶段,这个“自恋”被称为原始自恋,也叫全能自恋。在婴儿还没有达到和世界分化的状态时,他会用一些方法来保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可控性。这种状态会被婴儿理解为好的感觉,也就是顺畅的感觉、可控的感觉、自恋满足的感觉。反之,会成为糟糕的感觉、不可控的感觉、自恋挫败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恋,可分为健康自恋和不健康自恋。健康的自恋,对于不可控的事情可以接受;不健康自恋,对于不可控事件,处于一种不接受的状态。

绘本《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内页 瑞贝卡·帕特森

为了应对这个不接受,就会对事情和人继续采取措施,以达到可控的程度。当然,第二种状态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各种紧张。从自恋挫败这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忍受孩子哭闹”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

02

地铁上哭闹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在地铁里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奶奶抱着大约1岁半的孙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孩子开始哭闹起来。奶奶用各种方式安抚都无果。

最后奶奶不得不提高声音,情绪激动地吼了起来:别吵了,烦死了。可孩子依然继续哭闹,奶奶终于彻底失去了耐心,一巴掌拍到孩子的腿上。

大庭广众之下,孩子的哭闹,肯定给奶奶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奶奶心里有一种期待,希望孩子停止哭泣。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外界想要达到的自恋控制感。奶奶为自己的期待做出了不少努力,但都不起效。

绘本《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内页 瑞贝卡·帕特森

当她开始吼孩子的时候,内心已经有点崩溃了,开始面临失控。孩子继续哭闹,也就是外界——孩子的反应,没有跟奶奶的自恋期待一致,进而给奶奶带来了一些挫败感。孩子继续哭闹,奶奶的挫败感持续增强,最后奶奶的巴掌拍了过去。

这时,奶奶的自恋控制已经完全崩溃了,早已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成年人,而变成了另一个崩溃的孩子,只能采取暴力的方式。

03

先安抚崩溃的自己

人人都有自恋,会做很多事情保护自己的自恋,让自己感觉更好一点。当事情不像期待中那样发展,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来缓解这种压力时,最需要的是停下来、看一看,而不是强撑着。

一边是小孩哭闹,一边是自己也像小孩一样痛苦,当然无法继续安抚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了解到自己当下无法安抚到小孩时,你可以找一个信赖的人,比如家里老人或者其他照看者,让他来替你照顾一下孩子。

绘本《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内页 瑞贝卡·帕特森

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让他单独待一会儿。这时,我们先来安抚内在那个有点崩溃的自己。休息一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些父母花大量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导致自己所有空间都被孩子占据了。孩子开心快乐倒还好,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会感觉自己好像力不从心,没有办法安抚孩子。父母需要为自己腾出一些空间。

孩子的成长过程,各种状况都能遇到。父母应该持平常心看待,会减少自己在孩子哭闹时的崩溃感。在一个相对宁静的,更大的内在空间的涵容之下,孩子会更容易得到安抚和陪伴,也会更容易平静下来。

-END-

作者简介

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心理成长专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学士,中美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成员,人际关系取向团体咨询师,中美舞动治疗师,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简称EAP)专家讲师,知名育儿杂志心理专栏特约撰稿人。两个孩子的母亲。

标签: 瑞贝卡·帕特森 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