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干饭人公司”,那些自主创业的小学生,貌似平平无奇实则都商业小天才
1、
最近,一个妈妈向老师吐槽儿子的内容把我给逗笑了。
背景是孩子要在学校吃午饭,学校规定不准浪费粮食,但是午餐的口味实在不怎么样,这就使得很多挑食的孩子不愿意吃。
有不愿意吃的,也有吃不饱的。
这位妈妈的儿子就属于后者,所以他在这种不对等的供求关系之中发现了商机,成功推出了“代人干饭”的业务。这样,不但自己能吃得饱,还能帮助同学解决被老师批评的问题。
可是“干饭业务”没多久就遇到了第一个瓶颈,因为这个儿子干活(饭)太认真,结果在学校越吃越胖被妈妈发现,并受到了批评教育。
但是既然看到了商机,小小的困难怎么难阻止孩子创业的热情。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帮人干饭,那就开个“干饭人公司”。
“干饭人公司”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草台班子,为了不让家长发现,这个孩子特别挑选那些长得瘦小,但食量不错的同学作为“业务骨干”。有了这些“骨干”,他既不需要亲自帮人干饭,也不耽误挣钱。
他自己现在主要负责“跑业务”,“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挑食的同学,单个菜品干光2元,办VIP卡包周且不限菜品是10元。别说目标客户,KPI都有了,这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公司规模扩大,人员多了不好管理,孩子甚至还聘请了一个女同学当副总经理,负责管“人事”。自己赚钱,也不亏待“员工”,“业务骨干”们每天不仅能免费干饭,肚子管饱,还能每天领到“公司”发的两块钱“工资”。
每天除去开销,孩子还能赚10-20元左右。可别小看这笔钱,一个月至少20天在学校吃饭,按平均数15元计算,一个月就是300,一年下来也有上几千块的收入。
有的人是毕业即失业,可人家在小学就能为自己攒下第一桶金了,真是妥妥的商业鬼才。
2、
不得不说这一套操作下来,妈妈、老师都惊呆了,我更是佩服这个小孩的组织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而且看到这位妈妈和老师对话中的“干饭人公司”,我实在太欢迎了,这不就是我儿子小王会做的事情吗?
正所谓“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小王也属于那种中午会在学校猛干饭的小孩,对他来说口味是次要的,吃饱才是硬道理。
而且他现在还是他们班午餐时的桌长(其实就管两个人),主要负责督促同桌的同学进光盘”。我理解老师让他当桌长,是为了让他这个“干饭先进”带动后进,但这不正好给他代人干饭大开了方便之门吗?
我问小王,他们班上有没有这样的“干饭人公司”,果然,小王说有。而且他们的组织更加严密,一般都是由“上家”传纸条给“下家”指定帮某同学干饭。上下家中间有联络员,不直接接触。
不过他们班帮同学干饭不收钱,图的就是免费吃饱。
不过代人干饭赚不到钱,这帮小学生也会另辟蹊径去赚钱。
小王想出了自己画植物大战僵尸卡片卖给同学的方法。
正常的植物大战僵尸卡片是这样的。
但是这种卡片老师不让带到学校,而且这种卡片大家都懂的,有了一张想要两张,想要新卡就得花钱,家长不可能总是答应给孩子买卡片。于是小王就发挥自己画小人的爱好,自己画卡片卖给同学。
他和另外一个同学组建了一个小规模的工作室,那个同学负责“拉业务”,并提供纸,小王负责画和制做。
为了增加开卡的真实感,小王甚至还自己做了卡包。
(小王做的卡包,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不同等级的卡包对应不同的价格。明明已经学过《囊莹夜读》,为什么“囊字”还不会写,为什么BR包就比CR贵?咱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但我实在太好奇,那个卡包里的卡是什么样的?人家小朋友凭什么就愿意买呢?
征得小王的同意后我打开一看,原来卡片是这样的。
血量、战力值、属性,意思是那么个意思,但是不是有点草率了啊?
我又好奇,问他能卖得出去吗?而且真的卡片买回去可以收藏可以有专门的棋盘玩,他们这样的卡牌小朋友买了能干嘛?
小王很自信地说,高级的卡片他们都抢着要。而且他们“工作室”也会出类似正版卡牌的配套玩法,所以才能吸引小朋友不停地买高级卡包。
我想起,之前还读到过一个小女孩养仓鼠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想养仓鼠,但妈妈不同意,除非她能自己找到养的地方,自己解决仓鼠的口粮。于是小女孩就把仓鼠带到班级里,班上的孩子个个都觉得仓鼠可爱极了,都想要玩。她就把仓鼠轮流租给同学们养,每周换一个同学,她自己收租金。这样不但解决了仓鼠没人养的问题,也解决了仓鼠的口粮问题。
不得不说,现在的小学生,赚钱的生意经都是一套接一套。
3、
家长发现了孩子的这些“赚钱门路”,可能各自的感受会有所不同,但是大家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件事,该怎么和孩子聊赚钱这件事呢?
上文中,那个开发出“干饭”这种无本万利商业模式的小男孩,再一次被妈妈发现,并“举报”给了老师。因为妈妈觉得,不应该赚同学的钱。
但是孩子认为,让挑食的同学不被老师批评,让吃不饱的同学能吃饱饭,自己也能赚到钱,是多方共赢的事。
好在这位妈妈和老师都非常开明,她们不但没批评孩子,还一起合作帮助孩子理解“赚钱”这件事。
妈妈想的办法,是让老师作为“第三方”从“干饭人公司”的业务中“收税”,老师是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赚同学钱好不好”的辩论赛,让所有孩子都去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知道有的孩子爱吃,针对这个情况,老师一方面尊重了孩子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对垃圾食品有足够的认识。
对小王“工作室”的业务,我一直在关注。他们同学之间没有直接的金钱交易,是把墨囊、铅笔之类的文具作为代币使用。
(小王卖卡片的”收入“)
虽然流通的东西不一样,性质是一样的。
我问小王会怎么处理这些“收入”,小王说同学知道他是墨囊“大户”,所以没了墨囊会来跟他借,多半他的“收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是如果是太贵重的文具,比如“钢笔”,他知道不能收,同学给他,他就是拿来用一用,后来又还给对方。看来小王自己心中早已有一根“经济的红线”,也在慢慢摸索合适的处理方法。
有意思的是,他把钢笔还给对方时,对方还不肯要。小学生们对于“自由贸易、公平买卖”这件事,看得相当重。
4、
很多灵光一闪的商业模式,能够长期维持肯定不是只凭一时的热情,当然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碰到那些平平无怪的商业小天才,开明的家长和老师,会透过他们的商业天赋,看到他们身上更多的可能。
比如,上文中开“干饭人公司”的孩子,为了赢得老师的许可,不得不拓展了写作文的能力。
至于小王,已经在研究3D立体卡片的开发了。
赚钱也是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
发现孩子在赚钱,至少透露出一个信号——孩子对现实世界有正常的认知,并且乐于遵循社会既定的规则。所以家长首先要保护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存在即合理,孩子们肯定都是先有了需求,才开动脑筋发现了商机。孩子无论是赚到钱,解决了问题,还是满足了需求,大人们都要认同他们自己的这份成就感。
之后还要带着孩子从赚钱的表面去延伸,哪怕很小的一件事,都是他们体验真实世界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合理的规范内,把一件事做得更加完善、精益求精。
作者介绍:陈妍,爱八卦、爱电影、爱孩子、更爱自己。著有《真正的教育在家庭》一书,全网同步上市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