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识字量大爆发,只因用对了这些方法!
学龄前孩子到底要不要识字?
当你在困惑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妈妈已经在带着孩子识字了。
如果识字让孩子觉得是一种负担,从此厌倦学习,那这个问题得重新考虑;
但如果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识字这个新鲜事乐此不疲,那就恭喜恭喜了!
也许孩子很有天赋,也许是你用对了方法和工具。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研究发现:
3-6岁是孩子的文字符号敏感期,我们如果抓住这一时期,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就能很容易轻松愉悦地掌握大量文字。
要知道,在上小学前拥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自主阅读能力和兴趣会更强,相对同龄人,更加见多识广,人也更聪明自信,也能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那么,怎样开始孩子的识字之旅呢?
方法如下:
#1
情景认字
曾有妈妈分享过一个故事:“我儿子4岁左右,就对超市商店的物品名称,还有户外广告牌上的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天从幼儿园接他回家的路上,他总是指着路边门店上的字问我怎么读。
每当学会一个字,下次还能准确认出来时,他会特别有成就感。现在边走边识字,成了我和孩子的生活乐趣之一。”
如果你足够细心,也一定会发现,孩子对身边随处可见的汉字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就会非常乐意学习。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就能认识很多字。这样的方式,简单又有效!
#2
童谣认字
引导孩子识字也可以通过学习歌谣来进行,边唱边认,易学又易记,当念念有词对应上了一个个文字,孩子的成就感愉悦感将引领Ta继续学习。
例如这首儿歌《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我们在和孩子一起学习这首童谣时,可以重点引导孩子学习名词:小白兔、耳朵、萝卜、青菜。名词和具体形象容易一一对应,符合孩子们形象思维的特点。
童谣朗朗上口,富于韵律美,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习惯。学了童谣认了字,一举两得!
#3
游戏认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识字,达到的效果非常不错。
例如,自制一些识字卡,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
让孩子扮演超市的“老板”,家长扮演“顾客”,然后把识字卡当做商品。
孩子可以在商店里卖牛奶、苹果、兔子等,家长可以询问孩子:“老板,我想买一个苹果。”
然后孩子就会去寻找对应的商品(识字卡)。也可以角色对调,孩子扮“顾客”,家长扮“老板”。
在游戏中学习,富于沉浸式的体验,孩子乐在其中,识字量一不小心就提升了。
#4
绘本认字
没有孩子会不喜欢绘本故事,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语言、认知、情绪等相关区域,把故事在脑海里“演活”起来。
例如,当他们听到“三只小猪打败了大灰狼,开心的跳了起来”,“小猪”“大灰狼”“开心”这几个词便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绘本可以让孩子对字的印象形成画面感,不仅能对字加深印象,还能形成对相关文字的联想记忆。
以上方法都是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以兴趣为主导,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和认识文字。
“玩中学,学中玩”,如果您带着孩子学习,做到了这一点,那真是智慧父母呢,因为你已经掌握了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智慧的起源》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