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亲爱的小孩》结局:“伟大的母亲”要撑到何时?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4-25 17:12:40

生活向来容不得细看。

《亲爱的小孩》却诚实地将生育中层层叠叠的细节展开,一五一十地捧到我们面前。

对妈妈方一诺来说,怀孕意味着重新学着用另一种方式生活。

藏在“伟大的母亲”光环下的身体,布满了细细密密的妊娠纹,脸上也逃不过妊娠斑的侵袭。

不能吃加辣的面条,不能穿好看的衣服。甚至睡觉时都不能舒服地躺在床上,只能半倚在沙发上。

剧中如实还原的真实生产场景,也堪称国产片的第一次大尺度尝试。

而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妈妈产后露出的第一个微笑,当然也洋溢着母爱,但更多的则是安全回归人间的庆幸与释然。

任素汐(饰演方一诺)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方一诺的处境让人同情,但她身上的毛病也一堆,得理不饶人,凡事都要争输赢。

也许是产后激素不稳定的原因,她不信任月嫂,更不信任婆婆,在这种“谁都想害我孩子”的执念中,她变得越来越偏激,让人觉得陌生。

人们几乎忘记了,当妈妈前,她羊水都破了,但还是会贴心地让丈夫先回家工作,自己一个人能撑得住。

做了妈妈之后,属于夫妻二人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妻子方一诺要一点一点放下自己的尊严,忍受着在父母朋友面前大便失禁的难堪,习惯吃辣被呛到后会漏尿的尴尬。

她不得不暂时忘记女儿、妻子、老师的身份,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专心做新手妈妈,顾不上照顾自己,更别提照顾别人的情绪。

肖路也曾发自内心地肯定她:“你是个好妈妈,无论对哪个孩子都没亏欠。

这句话真的击中了,每位妈妈的心。

我们竭尽全力付出的,更多爱的给予,不正是担忧亏欠感吗?

只是每个妈妈,表达方式的不同,孩子的人生也不尽相同。

挑剔计较型母亲,不放过别人,也无法放过自己。

一诺的婚姻走到今天,和母亲的教养方式,有着隐形的关联。

方母生活中总是放大细节,计较错误,制造焦虑。

耳濡目染下,女儿也会变成另一个她。

有位心理治疗大师曾说:婚姻是两个被原生家庭洗脑的人,重复做着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事。

女儿的婚姻,恰恰诠释了这句话。

肖路给一诺煮面条忘记加盐,一诺立刻甩脸。

即便肖路要端回去,可一诺摆摆手:不用了,还能指望谁呢?

现实中,像一诺这类人有很多。

如果孩子坚持执念,他不会被问题打败,却会因问题而自我挫败。

因为,追求预期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追求失望和愤怒。

想要孩子放轻松,就得拒绝做挑剔型母亲。

首先要承认,理想的预期不是跳一跳都能够到。

其次,想纠正错误,少说“应该”和“为什么不”。

而是“即便……也没有关系”。

只有看见问题,也懂得原谅,孩子接纳自己,才会被别人接纳。

《亲爱的小孩》中,李彩屏是一个放养型的母亲,她不是坏婆婆,但她的教育却值得反思。

她帮肖路带孩子,而肖路的弟弟跑来蹭吃喝,在嫂子家抽烟、沙发躺、扔垃圾。

全家既要照顾一诺和孩子,还要伺候他。

但李彩屏并没看见问题,反而替孩子解围:这几天拉肚子。

我们以为,放养型母亲就是:不管孩子。

但其实,放养型母亲是:纵容孩子。

也就是说,与其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如我自己来。

当孩子做错事时,不去教育他,而是找理由当借口。

这样的养育观念,孩子小时候无拘无束,长大后却容易推卸责任、没有教养。

肖路的婚姻走到尽头,也正是习惯性逃避责任种下的苦果。

丈夫肖路也努力过,想一点一点拾起自己的责任,当一家三代人五口人,只有他在上班赚钱时,压力不言而喻。他必须更勤快地加班,才能让家人轻松一点。

然而,婆婆来家里带娃后,婆媳关系常常一触即发。他就像个灭火器,哪里起火喷哪里,哪怕自己身上也有火气。

剧中有个片段,肖路下班后,在家楼下抽烟、听歌。

一诺打电话问他回来吃饭吗?

听见电话那头,孩子哭闹不止,他赶忙撒谎:还在加班,不回去了。

于是,他又将车开到单位躲清静。

他不是没想到,应该履行丈夫责任。

而是一想到辛苦,就把责任推给别人。

很多父母没意识到,养育和教育是两回事。

养育关乎爱和关注。

教育却是通过规矩、后果、甚至威严地说不,在管教中,帮助孩子人格健全。

如果这些都缺失,等待家庭的,则是惨痛的教训。

北大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放纵型家庭,孩子的后果是无法独立、严重自卑、自私自利。

他们在社会上得不到尊严,就会变本加厉折腾家人。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放养型母亲要意识到3件事。

第一点,如果我们被放养长大,没有大问题,不代表孩子不需要教育。

第二点,爱不是一成不变的体力付出,而需要不断思考、抉择的脑力智慧。

想要正确的引导,离不开长期的督促、要求、惩罚,甚至不怕冲突的指正。

第三点,2岁前,孩子的任性是天性。

2岁后,规矩、规则、习惯、品行和学习一样重要。

任何坏行为都要被制约,才不会成为坏习惯。

《亲爱的小孩》评论区,很多妈妈感叹,这部剧让她忆起了不愿回想的曾经。

换个角度想,也许这句话也意味着:

幸好,生活中还有美好的时刻,让我们能模糊疼痛的瞬间,将不堪的过往封存。

夫妻间的真挚的眼神与话语,能让人忘记争吵时的狼狈;

孩子天真的笑脸,能让人忘记屎尿屁与半夜喂奶的崩溃。

导演胡坤说:

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好人坏人?

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拥有正反两面,这才是真实的一个人。

我们往往面临的就是“对”与“对”的冲突,“正确”和“正确”的选择,如果都是是非对错那么鲜明,就不存在两难或无解了。

剧集播出后,也有很多人改变了自己原先的看法。

有年轻人主动问妈妈从前的生产经历,发誓再也不要对妈妈发脾气了

有男人看剧看到哭,对着哥们儿感叹:"女人太不容易了,我们真的真的要对老婆好一点。"

恐惧来源于未知,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亲爱的小孩》为我们展现了婚姻一种“最坏的可能”,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在剧中体验另一种人生,看到另一种选择,以及另一种命运的前因后果;

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真实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及时调整前行的方向,并且有勇气相信:爱,才是我们千疮百孔的人生唯一的救赎。

教育纪录片《镜子》有句话: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如何忠实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也在悄然影响他们的命运。

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可以是一种觉醒。

只有察觉和纠正,我们留给孩子的,才是宝贵的财富。

如若不然,孩子学会的,是伤害的传承。

—— End ——

标签: 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