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好动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太过调皮,不一定就代表聪明
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好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小孩子太过调皮,太过好动,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时,很有可能是患了多动症。家长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些孩子淘气,就是正常的表现;而我的孩子调皮,就是多动症?还有些家长会疑问,我的孩子不好动啊,只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那么,多动症只是比多动多一个字吗?
多动症常表现1.注意力缺陷,也就是俗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必须具备的症状。2.活动过度,超出孩子年龄的多动。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就像装了永动机一样,精力特别旺盛,持久多动。3.容易冲动,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在情感方面,孩子容易和同学、老师以及家长,发生冲突。
儿科医生解释:顽皮多动和多动症,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多动症的孩子有自身的发病基础,可能和遗传、大脑发育不完善等因素相关;有些多动症孩子的神经解剖结构和正常孩子也是有区别的。而正常的顽皮儿童,没有这样的发病基础,不会发展为多动症。
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可以通过以上几步进行初步分析。如果家长自己无法区分,可以去医院请医生帮助鉴别。家长们关心呵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些顽皮好动,就给TA贴上多动症的“标签”,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经常有家长问,多动孩子犯错了,到底该怎么管教?
以前凶一下孩子还能管得住,现在完全管不了,道理讲了也没有用,完全“软硬不吃”了!你的孩子也存在这个问题吗?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点建议。首先,家长要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管教和惩罚时,不仅要针对当下的情况,更要着眼于长期目标。即您希望孩子学习什么,以及将来他的表现,而不是单纯因为眼前的错误,为了让孩子“痛苦”而惩罚。
可以这样在家庭中创建一套纪律,让孩子确切知道你们期望看到的行为并经常提醒他,并且要尽可能描述清楚,不要设置一些范围很宽的话。纪律包括合理的期望,清晰的沟通和对期望行为的称赞。
其次是称赞期望的行为,这是“抓住他们成为好人”的规则。多动孩子经常会对积极的强化做出反应,例如,“您已经和小伙伴一起玩了五分钟,没有打架,这太棒了!”在改变孩子的行为时,需要经常作出正面的强化陈述。
随着行为的改变,家长可以把表扬孩子的时间拉长。比如孩子在做出不良行为后,家长应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后果,最好是及时产生的,比如晚饭后看电视时间取消。不要把惩罚措施定得太久远,比如说“周末不带你去商场了/暑假不带你去旅游了”。类似这样不能及时惩罚的决定,很有可能无法执行,次数一多只会让孩子满不在乎。
记住一点,虽然我们在惩罚孩子,但我们的目标不是惩罚孩子,而是要确定他如何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所以,之前家长一味发火,可能孩子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也得到了惩罚,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纠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