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知子3分钟】第128期|不要湮灭孩子的好奇心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6-11 07:41:11

家长们可能常常会发现,当你回到家里,看到客厅里散落着残缺不全的机器人和各种玩具的零件,还有拐弯的小桌上面放着机线分离的电话机,厨房里的煤气灶变得面目全非,沙发的一角露出了海绵……这些当然是孩子做的“好事”,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让父母不知如何对待他。生气,不对?不生气,自己心里火大?

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这么喜欢拆东西?

1.好奇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不了解,比如对电视、电脑 、钟表、玩具等等,特别特别地好奇。既然好奇,他们就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甚至亲自动手拆开,弄个明白,完全不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孩子只是想着“这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要不我自己也试试”,结果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在尝试的过程中,往往不小心就闯了祸,引起父母的震怒。

2.探索“为什么”

孩子从3岁开始行动比较自如,就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所以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心理。比如说,为什么电话机里能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呢?为什么电脑里会出现那么多图像?为什么遥控器会有这么多按钮?为什么盐不可以洗呢?孩子小脑瓜里面有那么多的疑问,时间长了就想亲自动手拆开来看一下。这个阶段,其实是还自己在满足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

3.手眼协调能力有限

由于发育过程中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手脑配合能力还没有成熟。因此在他的探索、尝试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与自己预想不一样的结果,甚至会失败,把一件完好无损的东西弄坏。比如说,把钟表拆开,却没办法重新安装。于是,他的探索之旅就成为了父母大为恼火的破坏行为、拆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在认识探索世界的旅途上,孩子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相应的拆家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孩子“破坏”的过程,是手眼高度协调的过程,经常“破坏”有助于孩子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而且,“破坏”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孩子带着疑问去“破坏”,在家长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行为找到答案,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非常有利。更关键的是,这种破坏行为对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他步入探索之旅。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不过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奇心十足,总是在家里捣腾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地喝止。喜欢动手拆装玩具或者家里的钟表、电器的孩子,都是乐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聪明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在好奇的道路上,平稳前进。

标签: 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