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递!低层次的父母总是爱讲道理,高层次的父母,通常喜欢做这两件事情
昨天晚饭后,我家隔壁又传来吵声,我跟老公对望了一眼,颇为有些无奈。
左邻右里,大家都熟知底细,我们知道这争吵声的源头,一定是隔壁徐姐和她就读四年级的儿子。果不其然,晚饭后我下楼遛娃的时候撞见了徐姐,她红肿着眼睛,一脸委屈地向我吐苦水:“儿大不由娘,这才10岁呢?就不听话了,说他两句就不耐烦地顶撞我。”
我好心劝徐姐:“教育孩子还是需要点耐心,别太心急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徐姐感叹:“好脾气都被臭小子给磨完了,每次做错事,大道理、小道理都苦口婆心给他说了遍,全当耳边风,有时候气得恨不得打他两下出出气。”
我本想劝劝徐姐不要总是给孩子讲道理,喋喋不休地唠叨,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但想到“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话“忠言逆耳”,为了维持和谐的邻里关系,还是不说为妙。
事后,我跟老公就“给孩子讲道理”的教育问题做了讨论与自我反省。
老公颇有感触地谈起了往事:“我就是最怕讲道理的家长,还记得以前在大伯家借住过一段时间,大伯就总爱给我讲道理,谈古论今,心里就觉得大伯这人特烦人。你想想,那时候年龄小、认知也有限,对大伯嘴里的道理哪能想得明白?我只认为,明明犯错的事已经可以翻篇了,但大伯揪住不放讲道理,所以我总喜欢跟他对着干。”
我认为老公所言是“话糙理不糙”,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跟孩子讲道理,孩子怎能全面理解?这无疑是养育路上犯的大错。孩子的成长之路,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修正的过程,家长有其他很多方法去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为何偏要一意孤行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呢?
混迹育儿圈的这些年,我曾见过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场面,往往是耗时良久的。大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垂头丧气地听着,到最后家长说得口干舌燥,但是孩子听进去了多少却是未知。还有一部分,家长说得起劲的时候,孩子同样不甘示弱,“亲子大战”那是一触即发。
说真的,讲道理这种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翻旧账的教育方式真的只适合低层次的家长,高层次的父母们教育孩子不靠嘴,而是靠日积月累的行动,虽然耗神,但是效果显著,值得学习。
跟孩子做朋友,有事没事聊点心里话
很多爸妈都习惯于在孩子面前“摆架子”,用家长的威严来约束孩子,但实际上,这种威严总是有耗尽的一天,当某一天孩子羽翼渐满,或是他们认为爸妈讲的道理无法“以理服人”的时候,就会起了“反抗”心态。
要想愿意听自己所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孩子做朋友。我认识一对夫妻,不管工作多忙,每周日就是固定雷打不动的亲子日,关闭手机,带着孩子外出爬山涉水好不快活。融洽亲子关系的建立中,孩子对父母是非常依赖的,有任何心里话都愿意跟爸妈说。
不可否认,他们家的孩子跟同龄人一样,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爸妈从不会喋喋不休地讲道理,而是会用朋友的身份给他提出意见,也非常民主地允许孩子提出反对意见,三个人开着茶话会一起讨论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式,不仅是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和谐,也让孩子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虚心接纳和愿意改进。
不让负情绪发酵,帮助孩子情绪稳定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情绪失控,发脾气的时候。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家长,给发脾气的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揪着某一点不放,誓要孩子肯承认错误为止。我想说,这不是“火上浇油”的做法吗?
聪明的家长懂得帮助孩子转移情绪,不让他们的坏情绪发酵,而不是一遍遍讲道理,让孩子一直在负面情绪的漩涡中拔不出来。
比如我同学就是其中的“高手”,每次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她总会找点新鲜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或者掏出个新鲜玩意让孩子帮忙看看怎么用,再或者带着孩子一同出街。
这一波操作,很快将孩子剑拔弩张的高涨情绪给“熄灭了”,等待孩子冷静下来,她才会用平静地口吻询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何事?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当孩子心平气和的讲出了缘由之后,她会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支招,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正是因为她有着高明的手段,才让一个容易发脾气的孩子,慢慢地变得情绪稳定起来。
高尔基曾说:"养孩子连母鸡都会,可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毫不夸张地说为人父母者,本就是一场艰难的修行,我们也难免会犯错,最重要的是记得及时反省、及时改正。
作为高层次的父母,您都有哪些育儿艺术值得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