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孩子攻击性强,一不高兴就打人,家长这么做比批评更有效!
我在接触不同的家长时,总是能发现一个存在于孩子身上的共同问题,那就是:爱打人。
(资料图片)
尤其是年龄偏低,3—5岁的孩子,只要不高兴就会通过攻击的动作发泄情绪。
我来举个具体的例子:
4岁的尼尼,总是会在家长无法及时满足需求的时候动手打人。
比如妈妈带尼尼逛商场的时候,尼尼想要一个玩具,可妈妈认为家里已经有相同的玩具了,便没有理会他的要求。
这时候,尼尼情绪失控,又哭又闹,还动手扯妈妈的头发。
一般来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是既无奈又担忧,怕孩子将来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动手打人的时候,很多家长采取的行动是严厉呵斥,或者干脆直接“打回去”。
其实,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成长规律,来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纠正他们的行为。
下面,我们将分两种情况来探讨攻击性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01
“自我意识”萌芽期
几乎所有宝妈都知道,孩子2岁的时候,将会迎来第一个小型叛逆期。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
当孩子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便会拥有了“我”的概念,也意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区别。
最明显的一个行为表现就是,孩子会开始划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比如孩子会开始表达“我”的想法:我的玩具、我的妈妈、我想吃零食、我不想睡觉等。
虽然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但难免会让大人觉得苦恼,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都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所谓的全能型自恋。
他们会认为,世界是围绕自己转的,外界所有人都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才会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哭闹、打滚,甚至动手打人。
那么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应对措施:
首先,千万不要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者打骂孩子。
因为我们上面讲到了,这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如果你一定要压抑孩子的本性,试图用大人的力量控制孩子的自我意识,那么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阶段。
1. 对孩子的“暴力行为”不予理会
其实,小孩子很会“欺负”家长。
当孩子蛮横不讲理的时候,如果你一直满足他们,那么等于鼓励了孩子继续“暴力”。
你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需要,就用语言表达给爸爸妈妈,而不是动不动就打人、哭闹。
2. 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和需求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正确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方法,这里就需要家长多加引导了。
当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先安抚,试着用下面的提问方式,让孩子回答:
“小朋友不分享玩具给你,你很生气是不是?”
“妈妈没有给你买零食,你很委屈对吗?”
这样问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愤怒、难过等各种负面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纳时,就会冷静下来,这时候我们再帮助孩子找到正确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方式。
02
模仿行为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不仅是模仿身边人的行为,还有可能会模仿电视里看到的。
首先,孩子会模仿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和沟通模式。
你可以仔细观察,如果父母之间总是争吵,或者互相语言攻击,那么孩子一定也不会“好好说话”。
或者如果家长总是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动不动就打骂,那么孩子也会模仿这种行为。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性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孩子会模仿电视里看到的画面。
我们总是说,不要让孩子接触太过暴力的动画片或者电影,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模仿行为。
就像很多新闻里报道的那样,一些孩子从小就经常看武打片、动作片,就会非常容易效仿。
在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就会用“拳头”解决问题。
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并且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毫无判断,不知是非对错。
应对措施:
1. 家长要以身作则,学会沟通,学会道歉。
在日常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不管发生什么矛盾,都要用沟通的方式解决。
如果是不小心吼了或者打了孩子,那么我们也要学会道歉,让孩子意识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这么做都是不对的。
同样地,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避免孩子接触过于暴力的动画、电影。
虽然我们并不会刻意给孩子看一些暴力题材的内容,但也要注意筛选,因为很多动画片或者电影中,同样含有软暴力因素。
如果无法避免,那么一定要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诉孩子电视中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不应该学习的,哪些是应该鼓励的。
其实,我们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孩子的攻击性。
有的时候,攻击性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但一定要用对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用暴力解决所有问题。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