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世界观热点:被宝宝“啪啪打脸”,还要笑脸相迎?家长的反应可能会让娃上瘾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26 19:28:45

打是亲、“咬”是爱,用来形容小宝宝的行为再合适不过了。

老话说打人不打脸,可是宝宝打人时偏偏喜欢打脸,打过之后还笑嘻嘻地,好像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事实上,不是所有宝宝都喜欢打人,很可能是家长的表现,让宝宝爱上了“打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宝爸经常被宝宝“打脸”,却从不生气

朋友小畅是个名副其实的“模范老爸”,无论他在外面的压力多大,或遇到生气的事情,回到家里也要让女儿看到自己开心的样子。

他的女儿4个月大了,平时喜欢让爸爸抱,每当提起女儿对他的依赖,他总是感觉特别骄傲。

拥有女儿抱抱的同时,他也承受着女儿的巴掌。每次她抱起女儿,都会被“啪啪打脸”,有时还会被抠眼睛。

但就算小畅被女儿打到掉眼泪,也会挤出笑容夸女儿力气好大,或故意气女儿说她打得不疼。

随着女儿打他越来越频繁,小畅不禁怀疑,“为啥挨打的总是我”,女儿为什么不打妈妈?

糖妈看到他的抱怨感同身受,糖果小时候我也是经常被打的那个人,有二胎后我总结了经验,发现让宝宝打脸“上瘾”的原因,是我们自己。

家长被“打脸”后的反应,可能会让娃上瘾

糖妈和朋友总是被宝宝打脸,有一个共同原因,是我们的表情太“有趣”了。

因为宝宝小不懂事,而且打人也不是很痛,家长被打的第一反应,大部分是觉得好玩,就算很痛也舍不得凶宝宝。

而家长这样的反应,只会让宝宝“变本加厉”,以为这样很有趣,能哄爸爸妈妈开心。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测验,发现小婴儿天生对人脸比较感兴趣,而且更喜欢熟悉、且面带微笑的那张脸。

宝宝最爱打的那个人,并不是因为讨厌,相反恰恰是因为喜欢才忍不住伸手。

像糖妈和朋友那种特别温柔的反应,还有很多老人夸宝宝的反应,会让宝宝“上瘾”,越来越喜欢打人。

家有爱“打脸”的宝宝,家长该怎么办?

宝宝“打脸”的举动并不是暴力行为,而是他们打招呼和表达心情的方式。

宝宝区分不出抚摸、拍打和掐人等细节动作上的差别。他只是模仿大人摸宝宝的样子,想要“抚摸”一下大人的脸。

宝宝身体协调性是在慢慢发育的,掌握不好出手的力度和速度。能够将手准确地打中一个地方,需要的是手眼协调性,能够做到的宝宝已经很棒了。

又因为天生对面部五官感兴趣,就会用手去“摸五官”,只不过最后变成抠眼睛和抠嘴巴,实际上这是他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有家长问糖妈,狠狠地批评宝宝一次,是不是就能让他长记性了?

确实会让宝宝印象深刻,但宝宝也可能从喜欢变成讨厌和害怕,还是会“打脸去抗拒批评他的那个人。想改善宝宝这一行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不想被宝宝“啪啪打脸”,宝爸宝妈这样做

在睡梦中被宝宝一巴掌拍醒,抱着宝宝想亲一口时被无情打脸,这都是宝妈宝爸的常态。

我们虽不会生宝宝的气,但也不能让宝宝养成“打人”的习惯,否则宝宝一开心打了外人的脸,可能会惹麻烦。

拿着宝宝的手,让他感受力度和速度

当宝宝总是笑嘻嘻地“打脸”,我们可以拿起宝宝的手,慢速、轻揉地放在家长的脸上,引导宝宝怎样去表达喜欢。

重复几次过后,宝宝慢慢就学会用温柔一些的方式,去和爸爸妈妈玩耍。正确表达自己的心情。

大人要注意表情细节

宝宝的指甲薄而锋利,打人不痛但很容易抓伤爸爸妈妈。当宝宝喜欢打家长的脸,家长不骂也不夸要学会“淡定”。

当家长表情不过于夸张,宝宝就会质疑“打脸”的效果。我们可以稍微严肃些,告诉宝宝这样很痛,然后进行上一步拿着宝宝的手引导的方式。

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大部分宝宝的打脸行为,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力,并进行互动,那么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和宝宝互动。

主动引导宝宝举起小手,教他拍手或者和爸爸妈妈击掌,既能满足互动的要求,又能让宝宝的小手继续探索。

糖果妈妈心里话:

宝宝表达爱的方式和我们想象中不同 ,需要大人去慢慢引导他。被宝宝“打脸”是幸福的回忆之一,但相比之下让宝宝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更重要。

【今日话题】你的宝宝平时喜欢“打脸”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