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焦点观察:父亲吊打女儿致死:我养你长大,你要活成我满意的样子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7-27 08:29:03

网上有一则新闻,在四川达州一男孩选择在高考后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博客中遗言里写道:

考了九十分被骂、吃饭的时候打嗝猝不及防地一耳光打过来、夹菜的姿势稍微不对也一耳屎打过来…

已经厌烦这个世界,已经毁了,感觉不到爱,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不舍得的了。


(相关资料图)

这个孩子在微博中曾经发过两条文字

一条是“我真的要自杀”

还有一条是“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算了,我不想重来,我宁愿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一时间,所有的矛盾都指向家庭教育,而我也想起一句话:以爱之名爱着,却以爱之名伤害。

我养你长大,你要活成我满意的样子,你要为我争光才是。

这样的心理预设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

一、把孩子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

二、把孩子当作另一个预想中完美的自己看待。

换言之,如果孩子一旦偏离了父母的预期,那么父母很容易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定向。

中国人的血脉亲情之深,是一种细密又抽象地联系。

浓重的家庭观念让许多人绑在一起。

在一代代中,许多人读书、工作、成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父母的体面,或者光耀门楣,甚至于把整个家族的盛衰荣辱放在身上。

而许多父母也理所当然地认为,

中国的家长很容易犯一个错,就是不承认也不允许孩子的平凡,好像一定要出人头地,才是预期的完美。

而这样的过度期望,更容易出现在一些自己不甘于平凡,又平凡得一塌糊涂的家长身上,他们这一生成功的赌注都下在了孩子身上,让孩子的成功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期望。

两年前,杭州发生了一件“父亲吊打女儿致死”的事件,男子是一名单位的保安,一个月三千元左右,平时还帮手学校的水电修理,以此来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新闻里这样描述,“张师傅和妻子都吃了没文化的亏,因此对女儿们的学习特别上心。

夜里8点多,小莉在家写作业,张师傅正好走过她跟前,发现女儿竟然在抄作业!

这让他瞬间火冒三丈:自己和妻子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她却如此不争气”,于是就拖到车棚里殴打。

这是一个极端事件。

孩子抄作业固然有错,但惩罚的方式,往往是一个家长心理的体现。

越自卑,越凶悍,越凶悍,越极端。

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就像允许你自己犯错一样。

你那么平凡,为什么你的孩子非得完美!

是,孩子是你制造的不假,但孩子从生下来之后,我们就不能再成为一个制造者,能工巧匠也未必能制造出一个优秀的作品,扪心自问,你是能工巧匠吗?

当然,他们不是你的作品,从一开始就错了设定。

《狂人日记》中的末尾有一句话是,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我们的教育本质从来不应该是制造人,而是要完成孩子的一个自我塑造过程。

但我们的孩子太累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自我塑造,已经被摔打得麻木。

前些日子,又看到了这一幕,女人大哭,孩子跪在她身边,后来,问了什么原因,说是高考考砸了。

原本应该能够上600分,结果估分500分都没到。

女人哭得像是家里谁丢了性命,一边哭一边说,你考那么差对不对得气我,我千辛万苦把你养大,你还考那么差。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个都那么出色……”男孩跪着,低着头。

结果没出来,我自然能够想象,如果结果出来了,比预估更加糟糕,可能会是更惨烈的痛苦。

可是,我们不如想想,你没有活成你父母希望的样子,凭什么你的孩子就要活成你希望的样子。

不要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不要把自己的成功预设在孩子身上。

当你看到孩子成绩时,无论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得花,需要漫长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也要尊重每一个平凡的人。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后来的蜕变,都绝非是他自己一个人能够主导的。

——往后的岁月,他长大成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是黑是白,都是今日的家庭教育所影响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他知善恶、明是非、知书达理通晓人事。

糟糕的家庭教育,会让他犯错不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批判和奖励,应当是同时存在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应当是两种常规的家庭教育方式。

一味的包庇纵然,视同孩子的错误于“无关紧要”的大事,这会埋下他日致命的隐患,一味地暴打痛批,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性格会孤僻容易陷入极端。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你在做什么,你的孩子,就会跟着做什么。

上班累了一天,回家往沙发上一躺,臭袜子随手一扔,叼着香烟就开始玩手机,刷微博看直播不亦乐乎,听到孩子考试不及格,反手就是一个耳光,妻子在旁边埋怨了几句说这个月房贷又还不上了,你立马暴跳如雷大吼大叫。——家毋宁日。

想一想,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够阳光快乐,健康成长吗?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暴躁易怒,你的孩子也容易情绪失控,

你淡定从容,你的孩子也会性情温和善良勇敢。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你知书达理性情温和,你的孩子便也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小孩子偷东西、无理取闹、恶作剧、任性打人,不尊重长辈,父母言语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戒尺打手心或者打屁股,小惩大诫,让他记住,改掉恶习。

简单粗暴地不准吃饭,关小黑屋,“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卖了”等言语威胁的方式,都属于家庭教育里的隐患,切不可取。

郭德纲家训曾有言:

我把他骂透了,总好过将来他进了社会,被别人骂成狗屎要好。

当然,即便他将来真的没出息,混得太差,在外面一口饭都吃不上了,回到家里,我还是会给他煮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让他知道,这世上还是有人在爱着他,无论贫穷富贵,他的爹妈不会抛弃他。

这才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观念:

不会对你过分溺爱,让你明白世道艰难江湖险恶,也不会对你过分冷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外人不拿你当回事,你也差得不行,但是爹妈依然疼你爱你。

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里,总是在过分地强调一种“成功教育”。

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年薪百万、有房有车、出任CEO,这便是多数人羡慕的“成功人士”。

而实际上,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上的道德和法律教育,对于下一代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

——是想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正确的三观、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这样的孩子,才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所谓的“一切向钱看齐”,只会教育出来更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轻信此类成功教育的家长,只会教出更多的熊孩子。

言传身教的基本前提,是父母自己先要像个大人的样子。

“我都是为你好”、“你看看谁家的孩子不比你懂事”、“我小时候比你现在吃苦多了”。

这种反激的话语,都是家庭教育里的隐患。

孩子年幼,人格三观尚未成形,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引导和培育,父母不能用成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却用孩童的天性来放纵自己。

因为成功的定义,从来不仅仅是别人眼中的光鲜亮丽,而是你的孩子是不是能够活得有尊严,活得自由,活得快乐,活得对未来充满期望。

接受平凡的生活,允许别人的平凡,接受自己的错误,也允许别人的犯错,不对任何人抱过高地期望,只在自己的路上努力前行。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平淡的流年里,生出自己的光辉。

标签: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