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如何避开亲子关系中的几大雷区?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积淀。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家庭。
(资料图)
谈到家庭,亲子关系是绕不开的一环。都说三年一个代沟,正常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十个八个代沟都属正常。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产生。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谈谈,那些家庭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雷区。
1)话语权的争夺。
从生物学角度看,对于权力的欲望,是刻在绝大多数动物基因里的。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由于我们的大脑高度发达,这种源自于生存本能的欲望,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在家庭关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在早期是占据绝对话语权。(过度溺爱的除外)父母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模式作为基准,来对待孩子,替孩子做出某些决定。
在孩子幼年阶段,这种做法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随着孩子自主意识逐渐成长,孩子也会对自身的自由、主权产生渴望。矛盾便产生了。
树洞精见过的许多亲子矛盾,表面上看是对某件事的正确与否产生争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通常都是对话语权的争夺。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在婴幼儿阶段,在跟孩子自身有关的事情上,就应该征询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观点实在幼稚,父母宁可忽悠,也千万不要武断。
这里所说的忽悠,绝不是欺骗,而是利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矛盾点。如果能通过讲道理,甚至辩论的方式说服孩子,还能有效帮助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2)空间争夺。
这里说的空间,主要指的是精神领域的私密空间。当孩子自主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自我隐私的注重,必然会显现。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意识到这一点,爆发冲突只是早晚的事。
例如孩子单独的房间,孩子的抽屉、书包,孩子的手机等,都是主权界限的敏感点。听说有不少孩子即使抽屉里空无一物,也要给抽屉上锁。
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依然没有给自己的房间上锁,那只能证明两件事。要么家长教育非常成功,孩子对于家长有足够的信任感。要么家长教育失败透顶,孩子对自我隐私的保护,完全不抱信心。觉得上锁也没用。
树洞精曾遇到过一位试图轻生的网友,具体的危机干预过程就不多说了。这位朋友之所以想轻生,就是因为其母亲,以不想耽误他学习为理由,擅自将他手机中的朋友和微信群都给删了。在大吵一架后,萌生了轻生的想法。
事后,树洞精曾想过,如果这位朋友真的出现意外,不知那位母亲会是怎样的心情?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萌芽之前,家长就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并主动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这样当青春期来临时,孩子将失去逆反的土壤和必要。
在这儿分享一个缓解孩子青春期逆反的小窍门。孩子逆反究其根源,是一种对父母权威的挑战。这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想要完全杜绝或是镇压,那是不可能的。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刻意留下一些让孩子可以超越父母的空间。
就比如树洞精遇到过的一位母亲,虽然她本身对电子产品不是很了解,但如果真的想学也并不难。不过每回遇到有关手机方面的难题时,她一定选择找女儿求助。
3)缺少有效的沟通途径。
树洞精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女儿去看心理咨询师,原本是因为厌学问题而去,但在咨询过程中,两个人谈起了一件挺无语的事。
母亲说,孩子老是半夜玩手机,影响休息。女儿说,母亲每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凌晨。母亲非常惊讶,她已经将声音关到最小,还关了房门。女儿一脸的鄙夷,门缝都透着光呢。接着,女儿颇有点自豪地说,自己玩手机被母亲发现的时候才不多呢,她都是躲在被窝里玩。
这明显就是缺少良好的沟通途径导致的。如果不是俩人敞开心扉,或许有些话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说出来。
想要解决这个困局,首先要做到的还是平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别要求对方一定要做到。即使是自己轻易能做到的事情,也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沟通,促成改变。
树洞精很喜欢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对心理咨询表达过一个观点。即使来访者目前状态不佳,甚至不求上进。咨询师也应该相信,ta在此时此刻也是竭尽全力生活的。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状态,一定是某些客观因素限制了其潜能的发挥,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释放潜能。这个观点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
最后,对家长朋友尤为强调一点,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等问题时,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学习成绩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过得更好。成绩固然重要,但切不可舍本求末,只盯着成绩不放而忽略其他。
心理学老师曾举过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孩子已经被检查出了重度精神分裂,家长还在问是否影响学习。
标签: 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