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全球聚焦:孩子学习不好还能治?最近,“学习困难”门诊火了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08-22 05:51:05

最近,关于“学习困难”门诊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做体检,突然听到广播上说:“学习困难科某某某,过来接受检查。”

他看了眼大屏幕,发现确实有这个诊室。


(资料图)

这位父亲哭笑不得,表示要是自己小时候有这个诊室的话,也不至于当个学渣了

有媒体了解到,这所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已经开设了有两年时间。

开设以来,每周四下午开诊,每次限号20个,几乎每周都是满约的状态,至今已经接诊和帮助了1500多名学习困难的孩子。

“学习困难”门诊不止上海这一家医院有,首都儿科研究所、天津市儿童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不少医院也都开设了,并且在今年暑假期间极为火爆。

相比之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更夸张,仅仅放号3分钟就一抢而空了。

关于这类诊室,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调侃:

30多岁了,还能去看吗?

麻烦开设一下起床困难症门诊!

请问有没有成年人赚钱困难科?……

然而,玩笑归玩笑,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值得被家长和老师看到。

不是孩子“笨”“欠揍”有可能是真的病了

“孩子做啥都好,就是不能做作业

关于孩子学习困难这事儿,相信不少家长都有共鸣,这类的新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霸占一次热搜榜。

什么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哭,崩溃到锤墙,气到痉挛手成鸡爪,气到“不省人事”,气到想要断绝亲子关系……

站在崩溃的边缘,更多家长会觉得是自己病了,而不是孩子。

然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新闻上看到一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成绩就不断下滑,从中等一直滑到垫底。

对于孩子的日常表现,妈妈更是很崩溃,课堂上小动作多,抠抠这、摸摸那,写作业的时候分不清5和2、6和9、3和8,说话也是语无伦次……

去“学习困难”门诊一查,才发现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困难”。

有专家表示,孩子学习困难的患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国外报道患病率5%-15%,国内报道5%-10%,男女比例:4.3:1。

这意味着:100个孩子里,可能有10个左右的孩子有学习困难的情况。

他们因为异于常人的“低能力”,经常被贴上“笨蛋”“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学习不用功”之类的标签,被家长、老师用糟糕的语言批评、抨击,甚至被周围同学嘲笑。

由此还引发了孩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表示,正是因为很多家长缺乏对这种病的认知,通常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况、走投无路了,才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如何判断孩子

是不是“学习困难”

《北京市自我报告学习困难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这篇论文,这样定义“学习困难”:指的是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包括语言使用、说话、书写等,使人在听、读、写或数学计算等活动中表现出不完整的能力。

专家表示,导致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神经发育障碍。

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孩子因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注意力,以至于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发呆、畏难,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发育落后的情况,比如学习技能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能力障碍等,进而会影响相对应学科的成绩。

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中,那三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学习困难”病例。

歌手萧敬腾曾在自传《不一样》中提到,因为患有阅读障碍,小时候,他没办法分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标签;看电影字幕,需要10遍才能理解。

阅读障碍孩子看到的文字

另一种是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

孩子对新环境难以适应,紧张、焦虑、情绪低落,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精力减退,遇到困难不自信、容易放弃。

或是因为遭受情绪问题和学习退步双重打击之后,出现逆反心理,沉迷网络、游戏,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等。

专家表示,一旦孩子确诊“学习困难”,特别是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学习困难,是需要接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专业的康复训练等正规治疗的。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一主治医生说,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现,都可以带他去“学习困难”门诊看看。

写作业费劲,阅读时经常读错、漏字、加字,读后不会归纳主题;

在书写时字写反、笔顺写错;

写作业时不会写或明显乱写,纠正后仍会写错;

学校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听不明白,虽然认真听课,但老师的提问不能回答,在老师引导、提醒下仍然不能作答。

“吃药”的是孩子

生病的或许是父母

有些孩子“学习困难”,原因并非在孩子,可能在父母。

河北一所医院“学习与适应门诊”的医生表示,他们开设这样一个门诊,主要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学习。

这样的初衷不免有些“讽刺”,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不是父母的本分吗,什么时候开始都需要外部辅助了?

有媒体发现,“学习门诊”的突然爆火,得益于两类父母:一种是在发现孩子的问题后,抱着科学治疗的态度,真的带孩子来看病的父母;还有一种是把它当作“神仙门诊”,期待孩子看完“病”能飞速提高成绩的父母。

不得不说,“学习困难”门诊的设立,对那些真正有“成长问题”的孩子和焦虑中的家长来说,真的是场及时雨。

它打破了父母、老师对“差生”的刻板印象,拯救了一个个正在“堕落”的孩子。

但是,“学习困难”门诊不是“万能药”。

毕竟,再厉害的“学习困难”门诊,也没有变“学渣”为“学霸”的超能力,解决不了“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

面对长期擅长给孩子制造问题的父母,被临时治愈的孩子可能还会再陷入“病态”。

比如:

父母长期棍棒教育,导致孩子过早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支配,严重挤压孩子的睡眠和运动时间;

父母经常提醒孩子“自己的牺牲”,给孩子太多心理压力;

父母忙于工作或娱乐,无暇顾及孩子,缺乏高质量陪伴;父母长期不信任孩子,怀疑孩子不想学习;……

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看过一个这样的热搜。

湖北武汉,一女孩在开学前赶作业,眼睛突然看不清作业本上的字了。

她把情况告诉妈妈,妈妈觉得她是不想写作业,故意“装的”,即便孩子走楼梯摔跤,家人还是认为她在演戏。

就这样拖了有一个星期,女孩才被带去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孩子原来是得了球后神经炎,视力已经严重下降,据说后来经过治疗,也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比带孩子盲目看病,怀疑孩子、不信任孩子,采用各种极端方式给孩子制造“学习动力”,

理解孩子、爱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才是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最应该做的吧!

毕竟,孩子不会按照父母期待的那样长大,

而是会仿照父母的样子长大。

标签: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