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选:孩子犯错后习惯性找借口,因为父母说错了这句话
孩子犯了错不愿意承认,喜欢推卸责任,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有以下情况:
(相关资料图)
上学迟到了,怪闹钟没响,怪爸妈没喊;
考试考的不好,怪试卷太难,怪老师出题太偏;
只要遇到什么事情,不是怪这个就是怪那个,反正自己没问题。
这种现象在孩子中不算少数,许多孩子遇到问题第一反应通常都是为自己开脱,尤其是6岁以后。
这种习惯性甩锅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没有责任心。
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无法真正“长大”,当孩子习惯性推卸责任时,至少会在3个方面影响他的人生:
01
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一开始,孩子也许会因为自己推卸责任的行为而羞愧,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会习惯这种处理方式,慢慢地变得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以自我为中心,真的以为都是别人的错。
02
影响人际交往
一出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没人愿意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因为说不定哪天就要替他背锅。
03
没有担当
喜欢推卸责任的人,做事也没有担当。这样的人很难在工作上取得成就,在婚姻生活中也很难获得幸福。
没有责任心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还会对下一代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孩子会有样学样,从而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好的循环。
推卸责任并不是孩子的本能,年龄小的孩子犯了错不会第一时间为自己开脱。把责任推给外界的人事物,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之后。
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是某方面的不足,主要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内在原因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我是好的,我是对的”,因此,有时候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认为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对会很没面子。
如果经常被指出问题或受到指责,孩子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否认”变成保护自己的本能。
外在原因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会造成孩子习惯性推卸责任。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喜欢推卸责任的人,孩子也会模仿习得这种思维模式。比如孩子撒谎了,父母怪别人把孩子带坏了;孩子成绩不好,怪老师教的不行。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犯了错也会觉得不是自己的错,都是别人的问题。
如果家人对于孩子非常溺爱,孩子也会把责任推给外界。例如孩子在地铁上跑来跑去玩闹,家长不但不制止,还在孩子撞到后责怪地铁立杆害自家宝贝撞疼了。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纵容,还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在地铁玩闹没错,错的是地铁立杆。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也会让孩子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动辄责骂孩子,甚至有些会进行体罚。这样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会让孩子想尽方法推卸自己的责任,以逃脱惩罚。
当孩子犯错之后,父母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孩子之所以推卸责任,很多时候是因为害怕承担犯错带来的后果。所以父母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决定着事情的走向。
回想一下,当孩子没做好某件事时,你是不是习惯性采用“为什么”的问话方式?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
“今天为什么迟到了?”
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第一反应大概率都是推卸责任。因为这种提问方式隐含的潜台词是“都是你的错”,是在追究孩子的责任。孩子会进入“受害者模式”,想方设法为自己找理由开脱。
大人也一样,如果领导问你为什么上班迟到了,你大概率也是为自己找“堵车了”之类的借口。
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我们可以从“为什么”的追责模式,转化成“怎么做”的负责任模式。不要问为什么,换一种提问方式:
“下一次怎么做才可以考得更好呢?”
“下一次怎么才可以不迟到呢?”
当我们去问孩子怎么做时,他就会顺着我们的问话去思考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要怎么逃避责任。
“怎么做”会把孩子带入到解决问题的模式当中,孩子会更有动力去执行自己提出来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比较严重,不得不对他进行批评并让让他承担相应的责任时,父母也要做到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第一,不要急着批评。孩子犯错之后,其实内心都是自责愧疚的。如果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批评,只会让孩子的自责愧疚烟消云散,并竖起一道保护屏障,产生和父母的对抗情绪。
第二,先听孩子说。引导孩子先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让孩子自己复盘分析,更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也更容易认错和道歉。
第三,不要当众数落孩子。再小的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如果真的要批评孩子,可以私下里和孩子沟通,这样下一次孩子也不会主动推卸责任。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表率,大人犯了错也要主动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用行动告诉孩子,犯了错就要改正,要承担责任,这才是正常的。日积月累,孩子也会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
你的孩子有没有“犯错习惯找借口”等情况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