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前天过世的老英雄是我家的旧识,新华社、央视都为他发文哀悼-最资讯
昨天中午,接到我姐的电话,她很沉痛的告诉我,张富清老爷子前天晚上在武汉过世了,享年98岁
随后新华社和央视都为他发了文章哀悼
虽然我刚结束发烧,体质还很虚弱,还需要静养,但我今天还是希望通过我自己这个平台向大家再次介绍下这位老英雄的事迹,因为我家与他家是多年旧识,所以他的事迹真实感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下面文章是去年10月在我的公众号分享过(文章中的照片是我在张富清老英雄家实拍以及电视剧《功勋》的《默默无闻张富清》这个单元中截取)
张富清与李延年、于敏、黄旭华、袁隆平、屠呦呦、申纪兰、孙家栋同为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
我曾带仔仔去拜访过他,当我们首次走进他家的房子,看到他家那斑驳老旧的陈设,卧室简陋的家具时,我们都惊呆了。
当时他已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如果不是客厅墙上挂的荣誉证书,根本无法想象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家。
要知道,就算没有获得共和国勋章,他离休前已经是湖北恩施来凤县建行的副行长,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拥有更好的居住条件。但是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是什么样崇高的精神?当时,我和仔仔就深深地感动了。
去年国庆期间,随着电视剧《功勋》的播出,在《默默无闻张富清》这个单元,我们对老英雄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土生土长的恩施来凤人,电视剧里的很多地方,也是我熟悉的,虽然我出生的时候,日子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当年生活的辛苦,我也曾无数次听父辈们讲述过。我的爸爸当年也曾与张富清一起在三胡修水电站,他们在那里成为好友。
通过电视剧的呈现,再联系实际的生活,才真正理解他们当年的生活究竟有多苦,更会为张富清老英雄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我看完整个单元,无数次泪湿眼眶,仔爸很少看电视剧的,他陪着我认认真真看完全集,看完不断叹息,老爷子实在太伟大了。
他们那个时代的崇高与伟大,在现在这个时代很难想象,深入地去了解,不管对我们,还是对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直到现在,张富清老英雄依然住在老旧的房子里,依然在简陋的家中维持着简朴的生活,这种表里如一,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勇于承担责任,哪里苦往哪里去,哪里累往哪钻的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太宝贵了。
他的事迹是2018年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被发现的。他儿子帮他做信息登记,打开了他珍藏一辈子的一个箱子
在里面发现了三枚军功章
这才发现,原来老人荣获过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还曾被西北野战军记过一次“特等功”,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我特别问过在部队当过兵的朋友,一等功和特等功意味着什么,朋友说现在被评为二等功,含金量都非常高,基本都是所在地方的楷模,可以记录到地方志里了。荣获一等功是十分困难的,必须是战绩或者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人才可以获得,特等功现在已经很少很少了。能获得那么多一等功和特等功,一定是有十分杰出的贡献。这样的荣誉可不一般。
但张富清却从来没有宣传展示过自己的荣誉。他是1948年3月参军的,8月入党,在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城等战斗中都冲锋在前,历尽了九死一生。
永丰战役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伤亡惨重。
当时的张富清是突击队员,他与两名队友匍匐前进,夜间上城。他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人激战。他的战友牺牲了,他打死了七八个敌人,把手榴弹和炸药包绑在一起,炸毁了碉堡。
交火的时候,子弹飞过他的头顶,把头皮掀下来一块。但他依然坚持着,接连炸掉了2个碉堡,打退敌人的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直到大部队进城消灭了敌人。
因为在永丰战役中勇敢杀敌,他获得特等功,被西北军政委员会誉为“人民功臣”。
但是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跟随部队,从陕西到新疆,在喀什扎根。
1953年,他和部队从新疆走路到北京,准备入朝作战。后来朝鲜战争结束了,他又被分配到武汉。
1955年,当时已经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转业,那时的他有3个选择,一是留在武汉,二是回陕西,三是服从组织安排。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湖北最贫穷,条件最艰苦的恩施州来凤县,也就是我的家乡。
他带着妻子从武汉出发,坐船到巴东,再从巴东坐3天3夜的汽车,才抵达来凤。
巴东和来凤都是恩施下面的县城,两个县城的距离大约300公里,现在交通超级方便的情况下,两个县城只要2、3个小时就能到达。大家很难想象在五几年的时候,同一城市下面的两个县,为什么汽车要行驶3天?
要知道,恩施属于武陵山区,都是连绵的大山,在五几年,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都是盘山公路,一个弯接一个弯,很多道路,都一边是岩壁,一边是悬崖,道路泥泞而崎岖。
在我小的时候,八几年,从来凤坐车去恩施都还常常要五、六个小时。直到最近几年,恩施全州高速贯通,县城之间可以一两个小时到达,距离大大缩短。
看看那样的地理环境,就能明白当年张富清接受组织分配,毅然决然地从武汉奔赴来凤,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决心和勇气。
他到达来凤后,先在粮食局工作,他的妻子要买米,也得慢慢排队
1959年,他被调到三胡任副区长,那里被誉为来凤的西伯利亚,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自来水。
虽然他就任的是副区长,但他和家人当时住的房子却简陋得让人心疼。
他到那边不久,就遇到旱情
他亲自跟着山民去找水,当听说洞里有水时,他自己亲自下去查看
当他发现洞里有水时,毅然决然地带着村民建水坝,修引水渠
中间他接到老家的电报,母亲病重
妻子看到电报,跟他说早点走
但他却犹豫了,他觉得自己一来一回要20多天,工程会延误,旱情也会往后拖,庄稼就更会大打折扣。
最后他选择不回去,而是借钱寄回家,让家人先给母亲治病,等水渠修好了再回去探望母亲。谁知,没多久,他就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只能通过砸石头来发泄心中的苦闷和伤心
最后,水渠终于修好了
为了解决储水与村民用电的问题,他又带着大家一起修水库。
这一段修水库的历史特别苦,我的爸爸、舅舅也曾在这个工程中挑土、凿石头,遇到艰难困苦,张富清都是冲在最前面
水库修好了,附近村庄的村民都用上了电
但他却因为投身工作,没有及时地带发烧的大女儿去医院看病,孩子最后被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尽管看了很多医院,用了很多民间偏方,但都不见效果。他的大女儿至今仍然与他夫妻二人一起居住。
他在三胡工作期间,又遇到精兵简政
这项工作恰恰分配给了他
他第一时间发动妻子,让她从岗位上退下来,照顾孩子做家务
即使妻子说自家既没有田,又是外来干部家属,不属于精简范围,他也不理会,继续做工作,最后妻子只好顺从。
他们家的生活本来就很苦,少了妻子的稳定收入后,日子过得更苦,他的妻子只能去凿石头换钱
去裁缝店做零工,到处打临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而他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上山砍柴
去捡煤渣度日
好不容易,张富清终于调动工作,去了当地比较富裕的乡镇——百福司,但是他却选择了百福司最穷、条件最艰苦的高洞,当时,那里连公路都没通
他带着群众发展生产,同时又说服大家修路
他亲自带队勘查,奋斗在一线,带头打炮眼、挑石头、修路基
哪里辛苦,他就去哪里,哪里危险,他就冲在最前面
但是,他自己的生活却极为简朴,他的裤子补丁一层又一层,却都舍不得扔
在他任百福司干部期间,恩施国营3厂去卯洞招工
他儿子当时刚好符合条件,问他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指标
他毫不犹豫地就回答儿子:不能!
他儿子很不理解,为什么不能。他说自己是领导,如果一有好事,就只想着自己家,群众会怎么看?
他儿子很不理解说他只想着别人怎么看,却没想过家人怎么看,家人这么多年跟着他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最后父子俩不欢而散
但直到最后,张富清也没有帮助大儿子获得指标去恩施,他儿子去了条件艰苦的农场种树。
他坚持带领群众修路,在海拔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公路,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公路的便捷。这条路,至今依然存在。
直到改革开放后,张富清才从乡下调到来凤县城,任建行副行长,从未接触过金融业务的他带领支行5个人,在一间土瓦房内学打算盘、学金融业务、学财政业务,任职期间他都坚持跑在一线,所有经手的拨改贷款项全额回收。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老两口依然住在老宿舍里,过着简朴的生活。
为什么张富清老英雄能够在战场上永远冲锋向前,建设祖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辈子这么朴实、忠诚、执着?他说,他的战友们都为国牺牲了,他们没有做的事,他要替他们做。
他说自己从宣誓入党的那一天就想好了把自己交给组织,服从组织的安排。
他始终记得要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前面,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自己的事放在前面,一辈子坚持原则。
在他88岁时,他的左腿因病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他术后一周就忍痛下床锻炼,坚持练习简易推车,凭借顽强的毅力,利用一条腿坚强地站起来。
直到去年,已经97岁的他还坚持每天看新闻,写日记,了解时事。
因为我家与张富清老英雄家相识多年,而且我的父亲与张富清是多年好友,所以电视剧里表现的是如此真实。今天再次分享张富清老英雄的事迹,是希望大家了解老英雄精神的崇高。
我们现在的物质实在太丰裕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与孩子一同了解老英雄的故事,不仅能帮助我们孩子了解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默默的付出换来的,对我们自己,也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老英雄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从不考虑自己与家庭,这份崇高的精神和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老英雄,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文章是经过老英雄家人许可发出,不得盗用!
标签: 共和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