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妈妈晕倒孩子竟然无动于衷:孩子太冷漠是父母教育失败-独家焦点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2-12-23 15:39:12

作者:主创团·初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一则新闻冲上热搜,引起全网关注:

12月19日,一名妈妈感染新冠后,戴着口罩在家中照顾3个孩子,突然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正在吃饭的3个孩子竟然只是呆呆看着,竟然无动于衷……

短短30秒的视频里,只有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孩走过去观望,其他两个孩子还在淡定地吃饭,视频就停在了这里。

一时间,网友们炸开了锅。

很多人觉得孩子太冷漠,没有人情味,父母教育失败。

有的网友谴责:这几个孩子没良心!

有的网友分析:看孩子的反应,就是妈妈平时为他们做的太多了,不把妈妈当回事……

还有的网友总结:教育很失败,谴责孩子的同时,其实终归还是家长的问题。

疫情下,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新闻,有令人温暖的,也有让人心寒愤怒的,但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很小的事情却激起千层浪?

都说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不求孩子的回报。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爱是相互的,就像石子投入水波的涟漪,也需要回应。

成功的教育,最基础的就是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妈妈生病,就像一面照妖镜,不仅照出了孩子的冷漠,更照出了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父母倾尽所有付出,却养出一个“不知感恩”的孩子。

俗话说,“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父母养育之恩,本应感怀于心,但为什么,许多孩子反而将父母当成陌路人,甚至仇人?

在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狠心拒绝;

在父母价值不再的时候,冷嘲热讽;

甚至在父母病重时,将他们赶出去……

矛盾的是,孩子如此不孝,大多却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父母的爱如果用错了方式,就会让自己受到反噬。

而以下4种家庭,累死也养不出孝顺的孩子。

牺牲自己去富养孩子,养出的可能是一味索取的白眼狼

电视剧《安家》热播时, “心疼老严夫妇”这一话题,曾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

老严夫妇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包子铺,育有一子。

本着“只要儿子好,就是自己好”的原则,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不敢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为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儿子。

他们供儿子上完大学,接着全款给他买了一套两居室。

本以为从此就可以抱抱孙子,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谁知,当他们骑着三轮车,驮着行李,满怀欣喜地去找儿子时,却发现亲家母不知何时已经住进去了。

更揪心的是,儿子从头到尾都没让他们踏进房门一步,还催他们走。

老严夫妇只好扛着大包小包,落寞离开。

正是炎夏,他们热得汗流浃背,但心却是凉的。

来的时候有多欢喜,走的时候就有多苦涩。

最后,无处可去的老两口,只能住进逼仄的包子铺。

看着老严夫妇委屈落寞的样子,很多网友都怒了:

“太忘恩负义了!”

“不孝子,白养那么大了……”

是啊,乌鸦尚知反哺,做人儿女却不懂感恩,怎能让人不心寒?

只能说,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孝顺,并不总是成正比。

尤其当父母过度付出,一味穷养自己富养孩子时,孩子反而更加“没心”。

因为这种孩子从小“养尊处优”,不知柴米贵,不懂来钱难。

只知一味索取,把一切都想成理所当然。

毕淑敏说: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父母之爱子,不是舍己为他。

而是让他学会承担责任,拥有独立人格。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的付出动容,心里的爱才能发芽。

自身不孝做坏榜样,养出的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复印件

刘称莲曾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里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男人嫌母亲太老不中用,想把她丢到很远的山沟里。

因道路坎坷,他叫来儿子帮忙,一起用手推车把母亲拉到了山沟。

走的时候,男人想把车子也扔在那里,但儿子不干,非要把车拉回去。

男人很疑惑,问儿子为什么?

儿子说:“日后你不能干活的时候,我也好用这个车子把你拉到这里来啊!”

男人顿时羞愧难当,立即又把母亲拉回家,并孝敬有加,直到老人去世。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一个对自己母亲不孝顺的人,又如何指望孩子将来会孝顺自己呢?

可悲的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

他们总在孩子面前对老人颐指气使,毫无尊重之心。于是孩子也对老人呼来喝去,甚至拳打脚踢。

法国学者波达斯说:人的观念、标准,深受家长影响,并根植于脑海。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一个家最重要的教育舞台。

父母敬爱长辈,孩子受到影响,才会对父母敬爱有加。

父母若无敬爱之心,孩子必然有样学样,哪怕将来上了最好的大学,也学不会感恩。

《后汉书》有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优秀、有孝心的人,父母首先就要变成那样的人。

专制不尊重孩子,养出的可能是背恩忘义的仇人

海南省一名叫符李民的男子,在家中将母亲活活殴打致死的新闻,当时引发了热议。

据了解,符李民的母亲生前是个很强势的人,从来都不尊重儿子,永远让儿子按照她的喜好来做事。

若是惹她不高兴了,还会被臭骂。

母亲长期的压迫,让儿子活得很压抑,早已心生不满。

所以,当母亲拒绝帮他出彩礼钱,导致女友打胎并提出分手,他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怨气,在一次酒后,用棍棒和石头将母亲打死。

有网友说:每一个混蛋儿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省油的家长。

这话糙,理却不糙。

虽然弑母的行为确实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但母亲一直以来的行为,也在儿子心中埋下了恨的种子。

一代人的悲剧,往往是从上一代就开始的。

虽然生活中这样极端的案例不多,但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家庭却不少。

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

在中小学生“家长尊重孩子状况”的调查中,“当我和家长有不同意见时,家长从不允许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家长要求我做某件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会向我耐心说明理由”,这两项稳居前两名

爱本没有错,错的是不懂尊重的爱。

这样的爱,极易诱发孩子的叛逆和报复心理,使亲子关系遭到破坏。

一个心里带着父母给的伤的孩子,又怎会反过来爱父母呢?

笛卡尔曾说,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尊重,是培养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必备养分,是孩子生命中那抹不可或缺的阳光。

用爱要挟绑架,养出的可能是一心逃离的孩子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这么不容易,你要好好……”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这是父母对孩子情感勒索时,说得最多的话。

所谓情感勒索,就是父母用责任感、罪恶感和恐惧感控制着孩子,让孩子在被控制的同时感到一种沉重。

曾在一篇讲父母情感勒索的文章下面,看到不少网友讲了他们心酸的经历:

网友@佛系脱发说:

他们总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为什么你不理解我”, 处在这样家庭中,自己变成了一个心里全是怨恨的人,和父母关系越来越差……

网友@赏说: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正是这种情感暴力,让我毕业后自力更生了都不怎么回家,听起来很不孝,但真的不敢回去。

网友@匿名用户说:

我妈不管什么理由吵起来,都会说“你还把我当妈妈吗?这就是你对家长的态度吗?”

现在彻底和她断了联系,我已经放弃挣扎了。

这些长期被情感勒索的孩子,心里满是伤。

情感勒索的教养方式,放大了父母的光辉,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事实。

这些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内疚、负罪当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时间久了,内疚还可能变成怨恨,让孩子变得缺爱、缺安全感,只想向外求索。

父母的情感绑架,把孩子养成了一心想逃离的孩子。

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书中说: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积极的关心,并非是父母丢失自我的付出。

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放他飞放他走,祝他安康不挽留。

爱而有方,才能养出有爱懂孝的孩子

新加坡有个关于孝顺的公益短片,曾感动了上亿人。

短片讲述的是男人父亲去世后,他将母亲接过来住。

可老人家脾气很不好,一会嫌饭菜太硬,一会拖着行李要离开。

男人和妻子始终包容着她,任劳任怨。

只有他们的儿子,一直厌恶老人的无理取闹。

后来,老人身体垮了,被送进了医院,男人心里很是难过。

他儿子疑惑地问:“奶奶那样对待你和妈妈,你为什么还要为她难过?”

男人看着儿子,跟他说起了往事:

小时候,他有次高烧不退吓坏了母亲。

正是大雨天,母亲拦不到车,就抱着他一路狂奔到医院,衣服、头发全都被打湿了。

是母亲的爱,温暖了他一辈子,变成了他对母亲晚年的孝。

也正是他对母亲的孝,让儿子终于理解并传承了这份孝。

朱旭东曾说,教育的美妙境界,是有心而无痕。

孝顺,从来不是教会的。

真正的孝顺,是孩子在接受到父母温柔而坚定的爱后,自然而然地反馈给父母的一个过程。

想结一个“孝”的果,父母就当在对孩子的爱里,种下一份善念,一份尊重,一份感恩。

然后默默浇灌,静静等待,春天花自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