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那20%到底有多关键?-天天视讯
看点 有一个很有名的谚语:世界上80%的财富被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其实,二八定律不仅存在于经济学中,同样也适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二八法则运用得当,往往能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生长,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东方家庭教育 (ID: xdfjtjy)
文丨主创团·粒粒 编丨May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到一个视频——
女儿用花呗买新包和新鞋,数额太大还不上,让父亲帮忙还。
父亲拒绝了,并反问孩子:“你知道还不上花呗,意味着什么吗?失信。”父亲告诉孩子失信的严重后果,讲到校园贷的悲剧,告诫孩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欲望。
在女儿保证不再用花呗后,父亲表示可以帮她一次,但要从下个月的零用钱里扣。
网友称这位父亲的做法“绝了”。他用二分强硬、八分引导,教女儿学习控制欲望。
周国平说过,“真爱孩子就应该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
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
二分批评,八分引导
画家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但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大人并不明白。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
餐厅里,一位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丝毫不顾周围有人,大声批评女儿: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吗?你是猪脑子吗?”
尽管女儿已经小声道歉,妈妈仍旧不依不饶。
很多父母一时气急,就会口不择言,对孩子说出侮辱性的语言,对心智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这类话语杀伤力极大。
心理学有个“权威期待”的概念,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权威人士对其看法的影响,比如父母和老师。
当父母对孩子持有某种期待时,孩子未来就有可能朝该方向发展。
如果父母的期待是积极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变得更自信、开朗,逐步走向优秀。
反之,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极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受待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入岔路。
所以,你越批评,孩子越差;你越引导,孩子越好。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马皓文,面对成绩垫底的儿子,从未批评,而是步步引导。
那天,儿子险些被开除。面对教导主任的咄咄逼人,他以儿子期末能考进年级前十回击。
班级老师说儿子脑袋缺根弦;教导主任说儿子是煤球,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前妻也认为儿子是个学渣。
只有他相信儿子是天才,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引导之路——儿子没自信,他就教儿子拆分目标。
他把儿子的所有书本叠在一起,高度是11厘米。并认真地对儿子说:“在考试之前,每天学习0.1厘米,我的天才儿子,你一定可以做到。”
儿子被父亲眼里的信任打动,人生第一次有了想学习的冲动。
儿子不会写作文,他就带儿子亲近大自然,身临其境体验,让儿子明白了何为“草色遥看近却无”。
儿子不知何为梦想,以为就是妈妈说的清华北大。但他告诉儿子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不是目的,人一定要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渐渐的,儿子的航天梦萌芽。
父子俩一起去看航空展,当他们在山顶看到飞机列队翱翔九空时,儿子心中的梦想有了答案。终于到了期末时,儿子考到了年级前十,又在高考前考上飞行员,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你看,正确地引导,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中有个“三层引导理论”,核心观点是——作为家长,关键是引导孩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习题,试着这样引导:
第一层,让孩子明白“题不难,你也不笨”,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
第二层,让孩子明白“你之所以不会做,是因为没找到解题方法”,把孩子的目光往解题方法上引导。
第三层,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研究研究,看如何解决”,让孩子学会借力和合作。
这一引导方法,会给孩子种下一颗“有问题,找方法”的种子,锻炼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调皮或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孩子最终走向何方,取决于父母向何方引导。
二分狠心,八分共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读懂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才能给他们更好的教育和爱。
共情,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看过一期育儿节目——
有位性格急躁的妈妈,手里天天拿着一根棍子。只要孩子达不到标准,她就会大声责骂、罚站。有一次,育儿指导师安排了一场游戏,让妈妈戴上特制的眼镜,模拟孩子的状态。
特制眼镜会影响动作的准确性,让速度变慢,再加上指导师在一旁不停地指责、催促,尽管妈妈尽了全力,却没能完成任务。
妈妈说:“我戴上这个眼镜以后,感觉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才3分钟的游戏,我已经快要崩溃。”
妈妈这才意识到,指导老师就是平日的她,而游戏中的她则是自己的女儿:
只有狠心,没有共情。
妈妈流下愧疚不安的泪水,终于明白女儿有多不容易。
董宇辉老师曾说,“说教是不会让人产生共情的,没人喜欢被批评和讲道理,更多时候应该让孩子表达。”
共情看似容易,但效果却往往不理想。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只会“一元共情”,而不是“多元共情”。
比如孩子比赛输了,家长只会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孩子内心“想变得更好”的想法,却并未被家长理解。
心理学有个“多元共情理论”,即从多方面对他人共情,包括想法、需要、动机、愿望等。
如果家庭教育做到这一点,就会大大提高家长共情的广度和深度,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被深深理解。
听朋友讲过一件事。
一个孩子因不守学校纪律被停宿。妈妈去接他,像以往一样对他说“欢迎回家”, 并带他去吃了顿好吃的,晚上还一起玩游戏放松。
到第二天,孩子的情绪平复了,妈妈才和孩子慢慢聊。两人就事论事,不带指责,把发生的事复盘一遍,孩子表示下次再不犯了。
妈妈共情了孩子爱的需要、害怕被责骂的想法、不想再被赶回家的愿望,孩子感受到被深深理解,就会有动力听取妈妈的建议去解决问题。
你看,如果家庭能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孩子犯了错,我们只关心从错误里学到了什么,这时孩子就会学得很快。
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秘诀就是共情。好的家庭教育,要先共情,后教育。
父母做到不打断、不评价、不过早下结论,真正理解、接纳孩子,与孩子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育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二分管教,八分放手
近期,广西多所高校发出退学通知。
被清退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学业出现问题。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的老师认为,这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有关。
因为不少学生,是被家长“管”进大学的。
邻居家的孩子,便是被他爸揍上了名牌大学。然而仅仅入学两年,就被退了学,因为所有课程都不及格。
一直被管教的孩子,很难培养出自制力。一旦进入家长鞭长莫及的大学,便是野马脱缰。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管教太过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因为孩子会觉得他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他说什么都不算。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自尊体系?不在于一味管教,而在于懂得放手。
当代文学家汪曾祺,就是一个被放养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他数学成绩不好,父亲从不责怪,及格就行。
他爱画画,父亲也不特意指点,只是自己作画时,让他在一旁随意观看。
初中时,他喜欢上唱戏,父亲仍不阻止,还为他伴奏喝彩。
初恋时,他写情书,父亲甚至在一旁出主意……
在外人看来,他们父子之间的相处“没大没小”,似乎太过放任。但父亲的适当放手,让汪曾祺增强了自主意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加上父亲的人格熏陶,最终他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在《孩子你慢慢来》一文中曾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
也许,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管教。而是父母带领他们发现并享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让孩子的思维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
比培养孩子更重要的,是培养父母。
如果父母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教养环境,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生存技能、与他人互动的方法,孩子就能走出一个灿烂的人生。
生命不是在今天就能给出答案的东西,请父母们努力做好农夫的角色。
作者:粒粒,育儿先育己的二宝妈,热爱家庭教育,用文字记录生活,聊聊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
发现优质教育
标签: 二八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