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恐怖,吃火锅却差点身中剧毒,过节期间,这些有毒的食物一定要远离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1-18 08:49:01

马上要过年了,最近这段时间,亲人、朋友、同事之间聚餐聚会是常事。但是,也有人聚餐时差点吃到剧毒食物。

1月16日晚上,就有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求助,问自己在火锅店里看到的是不是蓝环章鱼,能不能下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开照片,会发现这条章鱼的外表与普通章鱼的外表确实不太一样。章鱼的外形看起来没什么异样,但身上有着一个一个环形的圆斑。

没多久,博物杂志回复这位网友说:“确实是豹纹蛸(蓝环章鱼),它们的毒素是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强而且受热不分解,即便拿回去做纪念也千万别吃。文献中和网络上都有市售章鱼里混入蓝环章鱼的记录,但概率不高,也算是活久见了。”

有人问那个网友这个章鱼他吃了没有,网友回答感觉不对,已经叫老板撤了下去。

‍‍‍‍

大家才觉得松了一口气。在为他感到庆幸的同时,也开始有了新的担忧。

‍‍‍‍‍‍

有网友说,如果是自己遇到这个章鱼,肯定是先拍个照,再配文吃到了不一样的章鱼。

还有网友说,如果这个章鱼是做成烧烤,一层又一层,抹了好几层厚厚的酱,看不出差异,不敢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是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想那么多。最多对章鱼的外表觉得好奇,然后扔进锅里继续煮……

我设身处地的想一了一下,就算我在仔仔的动物百科全书里看过蓝环章鱼的介绍,知道这是一种剧毒章鱼,但吃饭的时候,估计也不会想那么多,马上把眼前的食物与这种剧毒生物联系在一起。

想一想,真是让人觉得害怕。

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广泛分布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海域中。

它是一种剧毒生物,蓝环章鱼究竟由多可怕?《世界野生动物》杂志曾经评选过世界十大毒王,第一名是澳洲方水母,第二名是澳洲艾基特林海蛇,第三就是蓝环章鱼。

还有人认为蓝环章鱼与箱水母是世界上两种最毒的海洋生物。

看看这个排名, 就能知道蓝环章鱼的毒性有多可怕。

一只蓝环章鱼所携带的毒液可以在发作后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医学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毒方法。

蓝环章鱼的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它对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是非常致命的。一旦被蓝环章鱼攻击,毒素在被攻击对象体内干扰自身的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紊乱。

‍‍‍

有毒分子会迅速扩散,每一个有毒分子都在寻找生物体内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的地方,在那里,它们会拦截指挥肢体运动的特定化学物质支传递信息,神经系统由此被破坏,被攻击对象的整个神经系统瘫痪,虽然还活着,却已经无力反抗。

在人体内,蓝环章鱼的毒素侵害着所有受人脑支配的肌肉,被攻击的人虽然神志清醒,却不能交流,不能呼吸。逐渐心脏麻痹,导致死亡。

蓝环章鱼煮熟后,毒性是不是会减弱?

答案是:不会。

蓝环章鱼分泌的毒素中含有河豚毒素、透明质酸酶、组织胺、色氨酸等,其中河豚毒素是最主要、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

河豚毒素的毒性较氰化钠大10000倍,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它对中枢神经和神经末稍有麻痹作用,会阻断肌肉的钠通道,使肌肉瘫痪,并导致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

‍‍‍‍‍‍‍‍

河豚毒素的化学性质、热性都比较稳定,在正常盐渍或100多℃高温烹调的条件下,都不能被破坏。也就是说,煮火锅也不能让河豚毒素被破坏。

蓝环章鱼是怎么被端上餐桌的?为什么在一层层筛选、清洗过程中都没被发现,直到最后才被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还不知道。

‍‍‍‍

这件事,为大家敲响警钟,马上要过年了,亲朋好友聚会,大家一定要注重食品安全。

下面这些食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大家一定要避免:

长时间浸泡或发酵的米面

长时间浸泡的米或面在发酵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的污染,从而带来毒性。

椰毒假单胞菌是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一旦中毒,通常起病急,潜伏期较短,多为3~10小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由于发病非常迅速,一旦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病死率极高,为40%~100%。

2012年7月云南红河州个旧市一起因食用发酵玉米面汤圆引起的中毒事件中5人死亡;2014年6月云南文山州广南县一起由吊浆粑引起的中毒事件中6人死亡;2015年3月辽宁省辽阳市一起由酸汤子引起的中毒事件中4人死亡。2020年10月黑龙江一个家庭聚餐时食用酸汤子出现食物中毒,导致8人死亡。

过年期间,自制米面类发酵食品一定要注意安全。购买发酵玉米面、酵米面汤圆等制品,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长时间泡发的木耳

木耳是很受欢迎的一种食材。但木耳如果长时间浸泡容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所以大家在泡发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一次泡发太多,泡发好的木耳要及时洗净,尽早食用。吃不完的务必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等变质情况,一定要丢弃。

没有煮熟的豆角

生的四季豆、豆角内含有一种毒蛋白,叫血球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以被分解,但如果食用没煮熟的四季豆或豆角,就会引起中毒。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疼、头晕、心慌胸闷、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经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在一天内即可恢复健康。同样,没有煮熟的豆浆也不能食用。

发苦的瓜子、花生、坚果等

当瓜子、花生、坚果等有苦味,表面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变色时,这都表示它们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了,黄曲霉毒素会致癌。如果发现这样的食物应该及时丢弃,万一不小心吃到了,可以吐掉再用清水漱口。

发粘的豆腐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卵白质的食材,在透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状况下很容易繁殖细菌,豆腐就会变黏。这样变粘的豆腐可能会含有毒素,影响健康,因而,发粘的豆腐不宜食用,最好抛弃。

烤焦的鱼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后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还含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这都会威胁健康,不宜食用。

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后,芽孔部分及胚胎部分会含有一种毒素,称为“龙葵素”或“土豆素”,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会导致头晕、头昏、恶心、咽辣、舌干,继之有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心慌、头痛等,少数会有出汗、腹泻的现象。

平常的生活中遇到发芽的土豆,应选择把发芽的土豆扔掉,不要再吃了。如果发生发芽马铃薯中毒,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黑斑红薯

如果红薯表皮呈黑色或褐色斑点,也不能吃。黑褐色表皮的红薯是瘦了黑斑病菌的污染,黑斑病菌会让红薯变硬、发苦,它的毒性不管水煮还是火烤都不会被破坏,如果发现黑斑红薯,一定要及时丢掉。

自酿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如果处理不当,酿造过程中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甲醇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毒性,对视网膜和视神经极强的选择性伤害,所以尽量不要自酿葡萄酒。

新春佳节在即,享受美食,但也要注意那些不该吃不能吃的食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