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28岁孕妈“大白肺”进ICU,南山医院助她和宝宝成功“闯关”-焦点短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1-21 08:39:21

“终于能回家过年了,谢谢你们,谢谢医院,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2023年1月16日下午,推着爱人离开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以下简称“南山医院”)ICU的时候,阿勇(化名)由衷地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原来,20多天前,怀孕23周的28岁小丽(化名)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大白肺”,一度休克,母子(女)生命危在旦夕。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以下简称“南山医院”)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多学科团队齐心协力的救治下,小丽和肚子里的宝宝在ICU成功闯过了多重“生死关”,顺利回家康复。

据悉,自去年12月以来,在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战“疫”中,南山医院成功救治了数百名危重症患者,意味着该院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资料图)

▶️小丽与ICU医护团队

孕妈妈呼吸衰竭,入院2小时后转ICU

千防万防,在2022年圣诞节前夕,怀孕23周的准妈妈小丽还是“阳”了。

那时候,正是深圳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爆满,对于身怀六甲的小丽来说,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尽量扛着”。

12月24日晚上10点左右,在高烧一天不退后,小丽呼吸困难,被丈夫紧急送进南山医院急诊科。经产科医生评估后,她立即被收入产科病房。

28岁孕妇、怀孕23周、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高烧不退、血氧低、呼吸困难… …

一进入病房,产科团队紧急分析了小丽的病情,立即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重症孕妇”,几个重要的生命体征指标都已经高于“重症”的标准线,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重症肺炎救治患者”。

入院后,产科立即邀请医院孕产妇临床救治多学科团队的心电监护、吸氧、请呼吸科专家会诊,急诊胸部CT检查显示她的肺部感染严重,出现了“大白肺”、肺水肿,且血氧低,被诊断为“妊娠合并感染休克、重症肺炎,新冠病毒感染、子宫肌瘤”。

▶️2022年12月25日肺部CT片,现“大白肺”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生死战”在南山医院上演。

产科团队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给患者面罩吸氧、降温。与此同时,产科立即通知医院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小组、呼吸科和ICU等多学科团队专家到病房进行会诊。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产科主任刘增佑介绍,专家会诊意见是患者孕23周,胎儿较小,出生不能成活,妊娠23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应以治疗大人“妊娠合并感染休克、重症肺炎”为先,第一时间给大人抗感染,提高血氧,让她渡过“呼吸关”、“感染关”。同时要及时监测她的病情和腹中胎儿状况,可能会出现死胎及流产,重症肺炎病情可能会进展很快,要及时转到ICU救治。

在医务科的统筹下,紧急协调ICU床位,入院不到2小时她被紧急转入ICU抢救。

“事实证明,产科团队对于入院时病情的把控和救治工作是极其准确和专业的,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医院重症救治的流程也很顺畅,迅速协调了床位,把她转至ICU很及时的,真正体现了医院的管理能力和临床救治水平。”阿勇说。

▶️1月4日下午产科和ICU团队联合查房

遇致命炎症风暴休克,“救命神器”发力

在ICU,小丽首先要过的还是“呼吸关”和“感染关”。

ICU医护团队先后给她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及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提高其血氧饱和度。为了让她顺利“闯关”,临床救治小组多学科团队专家进行了多次会诊,为她制定了针对性的抗病毒感染治疗方案。深圳市卫健委也组建了全市专家会诊群,专家们认可了医院的治疗方案。

然而,在给予高流量氧疗、气管插管、抗病毒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和抗病毒措施后,小丽的缺氧状况仍无明显改善,还出现了致命的炎症风暴,病情进一步恶化。

“爸爸,你一定要带我出院。”12月26日下午2点多,拉着从外省赶来的父亲的手,小丽哭着对他说。没过几分钟,她就陷入昏迷,生命危在旦夕。

“我们就看着她慢慢昏迷,没了意识,进入休克状态,全家都崩溃了,心情跌入谷底,很害怕要失去她。”阿勇说。

重症医学科吴京兰主任评估,并与家属紧急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决定迅速为她建立ECMO体外生命支持,维持各脏器功能的稳定。

ECMO是目前危重症领域用于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顶尖技术,被视为重症医学科的“救命神器”、“终极武器”,也是衡量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治疗手段,ECMO可提供持续体外呼吸与循环支持,能为治疗危重症病人抢下宝贵时间。”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索质君说。

时间就是生命。26日下午4点,ICU医护团队仅用时20分钟,ECMO顺利运转,小丽的氧饱和度迅速升至98%,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九天九夜的抢救,救大人也要保胎儿

ECMO上机后,小丽缺氧情况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得到进一步稳定。

但是,对于身怀六甲的她来说,上机后的救治和护理比其他新冠感染危重症患者要难得多。

索质君介绍,小丽入院后,胎儿心监很正常,在对大人进行抗感染、抗凝治疗的同时,临床救治团队也尽量保证胎儿安全。因此,在用药治疗和护理上要特别小心和谨慎。于是,在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基础上,ICU还组建了“一对一”的医护团队,24小时救治和护理。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蒙斯雅介绍,护理团队实时监测评估患者病情变化、ECMO运转情况及并发症预防,反复为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精准液体管理、及时排痰等等。ICU医护团队日夜奋战在患者床旁,轮流守护患者生命。

终于,在医护团队的精准救治和精细护理下,小丽的氧合逐渐改善,各脏器功能恢复正常,炎症指标也好转,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12月31日下午,ECMO上机运行5天后,顺利撤除,转危为安。

2023年1月2日,小丽又成功撤下呼吸机插管。拔管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发热、意识清楚,胎心稳定,被宣告抢救成功,转入产科病房康复。

终于,在多学科团队的努力下,经过九天九夜的抢救,南山医院创造孕妇合并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的生命奇迹。

1月4日,小丽转入产科病房进行康复。

▶️小丽在ICU做肢体主被动康复训练

1月16日下午,小丽顺利出院回家了。

“感谢南山人民医院救治团队的共同努力,成功把我闺女母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给予闺女母子第二次生命……”“在病魔面前,你们以生命守护生命,成为了患者可依靠、可信赖的健康守护者。”在小丽出院前后,医院收到了两封感谢信,分别来自其父亲和丈夫,感谢信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小丽父亲深知怀孕女儿病情进展到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后,临床救治有多难,“她进了ICU后真的是步步惊心,经历了‘九死一生’,我们家属的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幸亏你们把她母子救回来了。”

在危重症救治过程中,医护团队表现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关爱精神令他最为感叹。从插管时机把握、上ECMO操作,到炎症风暴的控制、特殊孕妇母子的全方位考虑、抗水肿、抗凝、抗感染管理,到排痰等各项治疗和操作,管床的袁运生老师、林小华医生把握非常好,帮助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进ICU后,小丽非常恐惧,常常焦虑不安,蒙斯雅护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不舍昼夜,给予她全身心的呵护。“让我惊讶的是我闺女避免了插管患者最常见的细菌感染。”小丽父亲感叹道。

▶️小丽在ICU

“1+3+3+N”模式,成功救治数百名危重症患者

“姐姐现在可以弹琴了,非常棒!”2023年1月18日下午,坐在房间的落地窗前,小丽十指在钢琴上跳跃,悠扬的琴声中,一旁的父亲边拍边跟外省的家人“报告”。

据介绍,出院回家后,她的身体逐渐康复,吃喝、睡眠也有了很大改善,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一家那么好的医院,这是我们老百姓的福音,以后看病我们也不用到处跑了。”阿勇感叹道。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医务科负责人程新生介绍,自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入“保健康、防重症”后,面对深圳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医院将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重中之重,为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南山医院构建了“1+3+3+N”临床救治模式,即“全院一张床、3个临床救治专家小组(成人、儿童、孕产妇)、3个多学科医护团队(成人、儿童、孕产妇)和N个科室”。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邓启文带领临床救治多学科团队查房会诊

在医务科的统筹下,医院实现了“全院一盘棋”,“全院一张床”,打破了内外科界限,建立了内外科和多学科协作机制,把大部分科室床位转化为新冠患者收治床位。同时,还打破了医生专业界限,实行团队管理,尽最大能力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也大幅提升。

“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也标志着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可以让南山区居民看大病不出区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邓启文说。

据了解,自2022年12月8日以来,南山医院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数百名,为保障辖区居民临床救治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记者:严珊珊

通讯员:向雨航

编辑:范劭华

标签: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