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胡鑫宇悲剧的反思:为啥孩子越乖,长大后心理问题可能会越多?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2-03 19:28:52

“乖”似乎是成年人对孩子最高的赞赏。

乖孩子听话懂事,自觉自律,父母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如果谁家孩子乖,那真是父母三生修来的福气,让人羡慕。

然而,孩子真的是越乖越好吗?


(资料图)

胡某宇案真相大白了,死因竟然真的是自杀。

据胡某宇父母和邻居们讲,这孩子打小成绩就好,平时非常懂事听话。为什么这个众人口中的乖孩子,会毅然决然地走上绝路?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是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小时候表现得越乖和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就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

买衣服时,明明喜欢白色和黑色,但是因为妈妈说不合适,她选择了粉色;

点菜时,明明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因为妈妈,她选择了“老三样”;

毕业后本来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她最终还是听了妈妈的话,换成妈妈喜欢的工作。

懂事的齐明月是众人口中的乖孩子,其实她内心非常痛苦,她不敢当面顶撞母亲,只能背后反抗;她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只能私下里搞小动作,成为了一个让人厌恶的女孩。

最终压抑的齐明月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冷笑道:其实乖孩子最擅长说谎。

“乖”是父母绑在孩子身上的一道道德枷锁,硬生生的毁掉了孩子。

乖孩子只能拼命压抑自己

乖孩子是典型的有苦说不出!

当“乖”字烙在他们身上之后,他们的人生就被狠狠束缚住了。他们的意见从来不被尊重,想法从来不被重视,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字“顺从”!

他们不得不按照别人的想法做事;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看他人脸色;他们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别人。

所有的“乖”都是他们压抑自我,忍辱负重换来的!所以很多乖孩子性格内向压抑,沉默敏感,顺从他人。

乖孩子的性格容易极端

曾和一个初三女孩聊过天,这个孩子出了名的听话懂事,成绩好,谁都说他父母有福气。可是私下里她无数次自残,胳膊上布满了丑陋的疤痕。

叛逆的孩子,不满意的事情敢说出来;不开心会想办法宣泄;不高兴会让对方知道。可是乖孩子却不敢。

他们只能将所有的不快深深埋在心底,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却苦不堪言。更可悲的是乖孩子无处宣泄,最终只能用伤害自己来抒发情绪。

北大王猛出国读研后,就拉黑了父母,十几年不回家。

在给父母的万字控诉长文中,王猛指出父母控制欲极强,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包办所有的事情,从来不过问自己的意见。

当了十几年的乖孩子,王猛终于爆发,和原生家庭彻底决裂。

武志红老师曾说:“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愿意继续当‘乖孩子’,仍然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待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正确路线’发展,那么孩子会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说‘不’。”

所以很多乖孩子,要么在成年拥有独立能力后突然叛逆,和父母关系冷淡,甚至断绝关系;要么通过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小动物来宣泄情绪,心理变态或者走了极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将2-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平时孩子平时喜欢顶嘴,反抗性比较强。另一组孩子平时乖顺,反抗性比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孩子80%都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反抗性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长大后能够独立行事,但判断能力教弱,经常需要依耐别人。

王菲给女儿窦靖童的歌曲《童》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其实这句话恰恰给了很多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1、去听孩子的声音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靠眼睛观察,靠耳朵听,靠心去感受,靠行动去引导,而不是靠嘴巴去教训。

凡是说多大于一切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

在一个家庭中,一定是孩子说的比父母多。鼓励孩子表达,允许孩子抒发,引导孩子自我剖析,只有做到这些,你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给出正确的教育方式。

2、允许孩子犯错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不要将犯错当成不可饶恕的事情。要知道孩子只有经历过摔跟头,才懂得怎样好好走路。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去发现,去探索,而不是给孩子固定好一条路,不允许踏错一步。

帮助孩子设定好底线和原则,让孩子尽情奔跑,我们只要在一边保护就好。

3、允许孩子叛逆

心理研究上有这样一条结论: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小时候叛逆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更成熟。

父母总是接受不了孩子说“不”,对孩子的叛逆暴怒。

实际上叛逆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这说明孩子开始思考,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尝试将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好事。

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多沟通,多观察孩子,走错的时候扶一把,落后的时候拉一把,孩子才能快速成熟,而不是处处约束,拼命压制。

孩子的乖应该建立在自尊、自主和自立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父母的控制和管教上。

而父母的责任也是成就孩子的人生,不是摧毁他的人生。

《无声告白》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要将“乖”当做教育的信条,做好孩子成长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你的孩子才会变优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