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生病”了,妈妈才能停下来-全球视讯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2-08 20:38:36

L女士,是一位40多岁的母亲,她说12岁的儿子最近总会头晕、呕吐、犯困,吃什么就吐什么,足足瘦了30斤。最近暂时休学了,去医院检查过,身体没啥问题,有医生建议她找心理咨询。

这位妈妈说,孩子并非不喜欢学习,朋友也多,老师同学都挺喜欢他,也不是恐惧学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她表现得非常理智,喜欢讲道理,对儿子分析得头头是道,并自认为分析得没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我想了解一些孩子的情况时,她多次打断我——你别说话,先听我说。并且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我非常懂我的儿子,儿子只要听我的,就会好。

甚至,她在决定带孩子做心理咨询前,就已经想好了,要“指导”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做。

此时,我感觉头晕晕的,内心有点不舒服和排斥感。我感叹,仅是短暂地听她说,就让我如此难受想要躲开,她的孩子该有多么痛苦啊。

当她这么强势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强行地灌进来,入侵孩子的心理边界,孩子会本能地反感和抵触,可是言语无力,又无法去消化这些情绪,呕吐、头晕、犯困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也许只有孩子“生病”了,妈妈才能停下来,让孩子暂时有一些自己的空间。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控制欲极强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两个方向:孩子要么自暴自弃,毫无活力,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指令;要么就是叛逆逃离,凡事都和父母对着干。

1

无处可逃的孩子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母亲宋倩,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她的控制欲太可怕了——不仅为女儿英子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而且对女儿课余的一举一动都严格管束,希望女儿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成长。

宋倩为了阻止英子去南方的大学,母女俩闹得很不愉快。英子被逼得喘不过气来,抑郁得想要跳河自杀。哭着大喊自己的心里话:我就是为了逃离你。

可能英子心里也清楚,如果再不逃离妈妈的控制,她往后的人生事业婚姻孩子,都将会被死死掌控着,完全失去自我,失去选择。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以爱之名义掌控孩子,那这样的爱也太沉重,太令人窒息了。

这些孩子无法恨父母,也无法爱父母,想逃却无处可逃,内心说不出来的压抑和无力,陷入抑郁中,几乎动弹不得。

2

精神崩溃的孩子

在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有一位以为自己患有暴食症的女来访者蒋静。

蒋静获得钢琴奖项无数,经常出席各种表演。

然而,她并不喜欢钢琴,喜欢架子鼓。她不喜欢妈妈给买的保守裙子,喜欢的是吊带背心。她有喜欢的男孩,却到了30岁都没有谈过恋爱。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妈妈。

妈妈一直全方位无死角地监督她、控制她。

不仅逼她练习钢琴。十几岁了,还喂她吃饭,给她梳头发。三十岁了,还管她穿什么衣服,去哪里演出,还没收她的手机。

多年的压抑直到濒临崩溃,转化成了蒋静的暴食。每次她觉得焦虑,压力很大的时候,都会用食物填满自己。吃完之后,害怕长胖,疯狂去催吐。

暴食又催吐的过程,其实不是身体在吃和吐,而是精神在反复崩溃。

3

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父母

有位青少年来访者因为抑郁问题被父母带来咨询,她经常拿刀在手腕上一刀一刀地划,她有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凡事都管着她。她一度陷入重度抑郁中。

她说,自己就像一只一直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做什么说什么都是错的。我无法决定任何事情,只有在用刀划伤自己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她通过自伤短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即使精神的主体还是一片荒凉。

有一句话叫做“我伤害不了我父母,所以通过伤害自己来惩罚他们。”

因为恐惧惩罚,但同时又害怕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所以更加不能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也从来不敢去批评、指责父母。

在这样内外双重折磨之下,孩子的内心往往承受不住,所以会选择伤害自己来换取内心的宁静,求得一种解脱感。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明明已经成人,却仍遭受着父母超乎限度的精神操控。

有位来访者说,自己的父亲非常控制,所以自己成年后便逃得远远地。她的姐姐却留在家里,即使姐姐比自己聪明能干,却因为父亲的纠缠撕扯和捆绑,导致生活非常糟糕。

就像电影《黑天鹅》中的妮娜和母亲,一个控制欲强到几乎病态的家长,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傀儡,她想“塑造”女儿,最后却也让女儿摔得稀碎。

看似妮娜在母亲的控制下变成了一个“完美”乖顺的女孩,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只是表象。乖乖女叛逆起来比那些从小就不学好的要可怕得多。

广州心理咨询结语: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习惯于控制,或者用父母的权威逼迫孩子,却忘了再小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成长。想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迫切需要父母学会降低自己的控制欲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中,爱与自由,缺一不可

标签: 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