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天天即时:妈妈把女儿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医生:别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深渊”

来源: 腾讯网 时间: 2023-02-28 08:49:09

说到无忧无虑,可能大家首先想到就是孩子,在大人的眼中孩子都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烦恼的,但其实孩子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着外界。并且孩子年龄还小,不会自我调节,也不懂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异常,帮助疏导,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24岁杭州女孩因粉色头发遭遇大规模网暴,导致情绪抑郁而去世;江西失踪106天的15岁少年胡鑫宇遗体在学校后山一处粮仓被发现,官方调查后通报系自缢身亡......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身边这样令人痛心的新闻越来越多,我们在痛心花季少年陨落的同时,不免也开始深思,为什么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现在的青少年却越来越快乐了呢?


(相关资料图)

对此最近的一条热搜或许能帮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近日,有记者走访了杭州一所中学的心理辅导站,学校的心理老师蒋平带记者了解了学校孩子的心理状况。据老师介绍有个孩子小升初不适应,成绩一落千丈,但孩子的父母只是奇怪孩子的成绩为什么突然这么差,却并没有重视孩子提出不想上学、想去看病的诉求。

老师和孩子聊了好几次,才得知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要求她每天弹好几个小时的钢琴,孩子的父母都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并没有重视,而是觉得是孩子太“作”。

到了初三孩子再来找老师的时候,已经出现很明显的自杀倾向,但孩子就诊后妈妈依然觉得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学而小题大做,甚至擅自停掉了需要定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换成了维生素片,而这无疑是把孩子推向了另一个深渊。

据《2022年国民抑郁蓝皮书》指出,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生。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5~20%,接近于成年人。更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发病。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不是小题大做

儿童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专指发生在儿童(一般指12岁以下)身上的抑郁症。

在美国,每40名儿童中就有1名儿童患儿童抑郁症。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抑郁情绪会导致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2-4倍,还有调查显示: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患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6个月到1年的概率高达2%-5%。

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不仅发病率高,高峰年龄与青春期重叠,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多变。有些孩子可能在情绪上表现不明显,而体现为生理上的反应,包括肚子疼、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给孩子的生活和学历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儿童抑郁症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情感方面

首先患抑郁症的孩子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情感方面,通常孩子的情绪会比较低落,容易悲伤、发脾气、体会不到愉快的感觉,并且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观念和行为。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不开心、心情不好”等,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可能就表现在行为上,比如行动缓慢、睡眠差、食欲下降、经常哭泣等。

2、躯体方面

如果患抑郁症的孩子年龄越小,其表现在躯体方面的症状就越多,比如食欲不振、睡眠不佳、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腹痛、胸闷气短等,有的孩子可能还会再次出现尿床的现象。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排除身体疾病的原因,家长就需要引起注意,孩子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或者受了什么刺激,及时帮助孩子排解,千万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3、行为方面

除此之外,抑郁症的孩子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外化性的行为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喜欢动来动去、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突然变得叛逆、反抗、不好管教、不遵守学校纪律,甚至跟同龄人打架、逃学等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内化性行为问题,比如孩子突然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不爱社交、不爱和同伴玩耍等,家长都要引起注意。

抑郁症只是一个红色警报,提醒父母必须开始改变,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家长耐心的陪伴、需要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没有什么比父母温暖而坚定的拥抱更能给孩子力量了。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