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教授:为了名校,从幼儿园开始卷课外活动的孩子,有些已经输不起了 全球速递
看点带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这件事儿,美国父母玩得更早也更花。尤其是美本申请看综合素质,孩子在课后的表现,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标化。可“厮杀”于各赛道的竞争文化,成效究竟如何?怀着这样的疑问,布朗大学教授弗里德曼,对将近100个家庭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调查。其间诸多思考与观察,对每个家庭都将有启发。
文丨Luna 编丨Leon
(资料图)
竞争,早已成为一种文化融入美国社会的血液之中。从每年越来越卷的大学申请就可见一斑。
而大学录取又是诸多中产父母育儿的风向标。尤其以名校为目标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录取时获得更多优势,仅仅卷高中学术早就落伍了,课外活动已经成为标配。
很多孩子对大学还没概念的时候,就从父母的耳濡目染中,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好学校了。
布朗大学教授希拉里·弗里德曼(Hilary Levey Friedman)很早就注意到,在带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这件事上,美国中产父母特别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卷更高的名次,刷更多的奖。
Hilary Levey Friedman
为了了解这些中产父母的养育心态,她曾花了16个月,亲自访谈了美国东北部主要大都市地区的95个中产家庭。这些孩子大多参与了足球、国际象棋、舞蹈之一,这三项也是美国竞争性课外活动的代表,训练、比赛、排名几乎占满了孩子的课余时间。
调查的结果令弗里德曼担忧,虽然父母们的初衷都很美好,但是随着竞争低龄化,一些负面影响正在孩子身上显现:
最直接的就是父母对获胜的执念影响了孩子的竞争观,甚至价值观。一些违背成长天性的比赛、一些鱼目混珠的假教练,还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生理上无可挽回的伤害……
在《一激到底:在竞争环境中抚养孩子》这本书中,她记录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也感慨道:当局者迷,原本父母原本希望孩子能靠课外活动的经历给大学申请加分,但还没叩开大学的校门,可能就先砸孩子脚上了。
眼花缭乱的排名和奖励,
削弱了孩子的内驱力
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入学评分,到中学的GPA、SAT,竞争,是当下教育逃不开的话题。有时,这种观念太过深入人心,父母们忍不住连孩子的身高、体重数值都要拿来较量一番。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希望孩子在课外活动的比赛中争个名次,可以说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间清醒”的父母倒也不会把一两次小比赛的输赢看得那么重要,他们更看重孩子心理上的成熟——能够明白获胜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并在下次获得成功。
这是父母们最看重的两样能力,弗里德曼也给了它们一个形象的称呼——“童年竞争资本”。
从初衷来说,父母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够理性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但问题在于,流连于各种竞赛中的孩子,很可能没办法保持这样的理性。
大人们不是没有努力过,越来越多的竞赛主办方开始设置名目繁多的奖项,比如各种名字的参与奖,想要冲淡“赢家通吃”意识对孩子们的过度侵蚀。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只对年纪小的孩子有用。
弗里德曼在和孩子的交谈中发现,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对各种奖杯都来者不拒。但9岁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理解,成功是需要条件的。加上孩子们注意到,大人总是更在乎谁赢了最大的奖,谁的头衔最高。他们开始明白,自己赢来的奖杯更有价值,对参与奖变得兴趣寥寥。
弗里德曼就曾去过一场足球博览会,虽然现场并没有举办比赛,但参会的小球员还是每人都收到了一个徽章。
孩子们对其中的区别了然于胸,一个女孩说:“这个不同于童子军的徽章,那个是说你做得很好,这个就像是说你去过了。”只有一年两次的锦标赛上赢来的奖杯才是孩子们眼中的“硬货“。
父母们原本期望的,是孩子对胜利抱有一种信念,到这一步,有些孩子就变成了对胜利抱有执念,不愿意接受失败,更不用说从失败中学习了。
但奖励的影响并没有止步于此。父母给予的物质奖励也是不少孩子的日常:有时是在餐馆吃饭,有时是吃冰激淋的特别许可,还有时候是送游戏机、买游戏,各种奖励,不一而足。
一位名叫路易斯的妈妈,更是在当地国际象棋家长圈里格外出名——她精心为女儿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积分系统,从学习下棋、练习滑冰的小时数,到作业获得A、没有和妹妹打架,事无巨细,女儿的每项行为都会对应一定的积分。当她累计到几千积分时,就会获得一份“超大”的奖励。
但改变也悄然发生。一开始,很多孩子们还能在胜利渴望的催动下继续参加下一场比赛,但渐渐地,有些孩子的动力就变成了奖杯、奖励,甚至越来越不满足于零食、游戏这些简单的奖励,转而期待真金白银的物质奖励。
一部分因素也是竞赛本身的引导。弗里德曼发现,一些学生象棋锦标赛不再给年龄较大、水平较高的儿童发放奖杯,而是颁发国际象棋软件、木制国际象棋套装,甚至是iPod这样的特别奖品。这也是他们留住这些小选手的手段。
孩子们很吃这一套。下国际象棋的约翰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弗里德曼,比起奖杯,他更愿意赢一个iPod。
但心理学家莱佩尔和格林的相关研究结果却不乐观。他们发现,奖励这种外在动力会消磨掉内在动力,期待奖励的孩子往往行动更快,但效果更差。他们不再在意自己技艺提升的过程,如果不能继续获得奖励,仅受这种外在动力驱动的孩子,很可能会选择退出活动。
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想见到的。弗里德曼也这样写道:“我们先用外在动力来激励孩子,而短短几年之后,在大学申请中又要求他们拥有内在动力。这使得美国式童年既令人费解又充满争议。”
把娱乐变成比赛,
强加的竞争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不只是弗里德曼,很多学者都认为,美国是个成功导向的社会。雄心勃勃、多才多艺、愿意冒险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美国人形象。美国社会学家迪纳曾说过,“竞争让我们能(向自己和他人)证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决定孰优孰劣的渠道。”
但是,在上百次的对谈中,弗里德曼发现,家长和孩子对待竞争的态度并不一样:
尽管很多家长都认为团队合作的经验很重要,可一旦团队合作可能阻碍孩子个人发展,让孩子不愿意学习如何独立竞争之后,家长更容易担忧孩子个人能否在竞争中胜出。
但孩子们则不同。无论他们参加的是注重团队合作的足球,还是单打独斗的国际象棋,抑或是兼而有之的竞技舞蹈,都有很多孩子提到喜欢参加活动的原因是可以交到校外的朋友。相比竞争,孩子们更重视收获的友谊。
弗里德曼注意到,不像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总在比较,孩子们常常乐于欣赏朋友或队友的才华。有些家长向弗里德曼抱怨球队里有“球霸”,但孩子们却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要是这样的“球霸”能帮助球队获胜,那整个球队的孩子都会觉得很开心。
这就带来了一种矛盾——家长总是更希望孩子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孩子们却享受团队合作,有些甚至会逃避一对一的竞争。
对此,波士顿学院教授彼得·格雷认为,很多成年人都高估了竞争的价值,其实合作才是孩子们的天性。
如果没有成年人监督或者干预,那么孩子们很少会在玩耍的时候彼此竞争。有时,甚至也不计分,孩子们的兴趣是结交朋友、玩得开心。打棒球玩的孩子,虽然是两队较量,但大家也总会想着怎么打得久一点。
孩子需要属于自己的玩耍时间。如果连这些时间都被成年人推着竞争,那孩子可能会变得不懂得如何放松玩耍,不懂得如何交朋友。这就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弗里德曼还提到了很多家长忽略的一点——孩子的个性有差异。即便是参加竞争性活动,确实有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但也有很多孩子不喜欢竞争,尤其是和自己的好朋友竞争。
为孩子设计了复杂积分系统的路易斯就提到,自己的女儿洛蒂在下国际象棋的时候有很强的好胜心,不管对手是陌生人,是家人,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她都想赢。但洛蒂的闺蜜就不同了,每次和朋友下棋总是想着下成平局。
从幼儿园就开始下国际象棋的大辅也不怎么擅长应付比赛。一年级的他说,“比赛总是让我觉得肚子疼”。可他的父母坚信,等他比赛经验多了,就不会再肚子疼了。
大辅并不是特例,很多孩子都向父母说起过自己的压力,但弗里德曼观察到,大多数时候,父母都忽视了或者想合理化孩子的经历。
是继续推娃,还是顺着娃的意思来?
弗里德曼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享受竞争乐趣的孩子,可能父母推一把,他们有会越挫越勇;但万一孩子不是喜欢争先的性格,强推的后果可能是孩子泪洒现场,退出比赛甚至放弃这个活动。这样的孩子,弗里德曼光在调查中,就见过不少。
追求能力,而非胜利,
或许是破局的方法
在家长、老师、教练的多方影响下,孩子们早就意识到,课外活动不再仅仅是活动那么简单了,而是学业以外的“第二学校”。
“孩子们即便玩得很开心,也显然在一个迷你版成人世界中生存,获得更多童年竞争资本,成了首要目标。” 弗里德曼这样描述当今的孩子。
但生活中的竞争毕竟无法避免,孩子们如果学不会如何应对这样的环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就像前面说的,竞争本身未必是坏事。家长们追求的童年竞争资本,从本质上说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能力,跟大学要求的内在动力并未偏差多少。
要扭转当下“以获胜为目标”的心态,重在培养中纠偏,把孩子的能力置于名次之前。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如果让孩子从关注结果,转而关注过程,那么他们更容易在活动中坚持下来。
弗里德曼采访的精英舞蹈学院的孩子就是这样,她们更注重老师的评价,老师也不会把比赛评委的点评告知学生,很多时候,老师比评委还要严格。有一次,孩子在比赛中表现并不好,却还是拿到了不错的白金奖。回到学院,老师严肃地给孩子们复盘,指出了比赛中的错误和不足。这让孩子们总是走在精进自己技艺的道路上。
田西足球俱乐部的孩子也一样。他们更在乎教练的指导意见,不会太在意比赛中裁判的判罚与干预。有一次,球队赢了球,队员们却挨了一顿骂,教练指出,孩子们在比赛中领先后就懈怠了,上了赛场上就要全程拼搏,这是一个球员的本分。这番话也让小队员们认识到,竞争和玩耍之间有区别,玩耍时可以放松,但比赛需要拼搏。
很多时候,一时一刻的输赢也比不上孩子间的关心和鼓励。俄克拉荷马州的一次棒球联赛上,一位小击球手不巧被击中头盔,当场摔倒。作为对手的小投球手又懊悔又难过。但击球手爬起来后,却拥抱住了自己的对手,告诉他:“你投得真棒!”比赛中,他们是对手,但比赛之外,孩子们更是朋友。有什么比这更暖心呢?
学会应对压力,是孩子们参加活动另一项应该收获的能力。多年以来,考试、升学竞争压力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的报道,国内外都屡见不鲜。但弗里德曼在调查中发现,在竞赛中发展出抗压能力的孩子,对待学业压力的表现也会更好。
至于怎么对抗压力,每个孩子的方法都不同:
跳舞的克里斯蒂娜有一个自己的护身符,每次比赛前都会拿着祈祷;
下象棋的特里斯坦尽管只有8岁,但已经学会了一些职业棋手的肢体信号,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
还有的孩子会在紧张时去卫生间用冷水泼脸,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些方法,可能是孩子摸索的,也可以是父母帮助的。一次舞蹈比赛,弗里德曼亲眼见到一个小女孩在独舞环节滑倒,这让她在接下来候场时非常紧张。她的妈妈也敏锐地注意到女儿一直在看其他选手的表演,神经高度紧绷。于是,她耐心地告诉女儿,不要再去关注其他选手,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相信自己下个环节总会跳得更好。最终,妈妈的方法奏效了!而这次意外也成了小姑娘的宝贵经历,她在之后几次比赛中变得越来越自信。
另外,弗里德曼还提到了一个可能带来巨大隐患的问题——机构培训资质。
她分享了一段让人震惊的经历:
一位足球训练营老板主动邀请她来自己的足球夏令营,却屡次请她做教练。几番妥协之后,弗里德曼以辅导员的身份入营,主要监督孩子们在宿舍的情况。可到了现场,主管却又变卦,说人手不足,劝她一起带孩子训练。想到这个每周700美元的夏令营,竟然唆使非专业人士干教练的活,弗里德曼最终选择坚定地离开。
要知道,青少年足球已经是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比较高的项目了。按照规定,青少年足球的所有教练都必须持证上岗,就算是家长担任的志愿者教练也是一样。虽然大多数青年教练拿的是比最低的F级略高的E级执照,但好歹也算有行业规范。
而国际象棋和竞技舞蹈等项目还不如足球,尚未有官方认证的教练执照,家长大多通过圈内口碑来找教练。一旦遇到滥竽充数的“教练”,隐患就不只是没有成绩了,不专业的训练可能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相比之下,因缺少监管而发生的俱乐部挪用公款,家长和教练、俱乐部和社区之间发生的口角矛盾,都算是轻的了。时至今日,这样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弗里德曼也在推特上转发相关的报道,提醒大家提高安全意识。
毫无疑问,竞争文化使得生活中很多事都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这让很多父母不知不觉也把育儿当成了一项任务:好像只要尽快开始,读过合适的研究成果,做了正确的事,就能得到最终的理想“产品”。
但弗里德曼更愿意把育儿看作一场自助餐。孩子们可以品尝不同的菜肴,这样才知道自己最喜欢哪一道,然后再多拿自己喜欢的。
在她看来,父母选择让孩子接触什么,取决于各种个人和社会因素。比起专断地决定孩子参加什么,多倾听孩子的声音更重要,不管他们是想要放弃,还是想要进阶,毕竟长线发展才是目标。真正需要父母做决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练习环境,尽量避免无资质“教练”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如果孩子喜欢竞争有问题吗?”《纽约时报》曾在专访中从相反的角度提了个问题。
“没问题啊,除非孩子自己厌倦了。” 弗里德曼的回答也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意。
标签: